作者 | 张斯文
2024年,国内19家民营银行的资产总规模为21459.3亿元。
其中,资产规模过千亿的银行有5家,分别是微众银行、网商银行、苏商银行、众邦银行和新网银行。
资产规模500-800亿的银行有6家,分别是金城银行、中关村银行、富民银行、华瑞银行、蓝海银行、三湘银行。
总资产规模在200亿-500亿之间,有8家,分别是温州民商银行、梅州客商银行、吉林亿联银行、无锡锡商银行、福建华通银行、辽宁振兴银行、江西裕民银行、安徽新安银行。
值得一提的是,过千亿资产规模的银行虽只有五家,但其总资产已占到行业资产的69.30%,净利润更是高达行业的88.07%。
近日,零点财经梳理了这5家银行2024年的营收构成、资产质量、产品等情况。发现在净息差持续收窄、监管约束趋严及市场利率下行压力下,银行们已探索差异化路径。
如网商银行开始与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展理财代销合作,微众银行“微众银行财富+” 大力发展数字财富管理业务,众邦银行助农增收直播带货等。
值得思考的是,当头部银行开始求变,中腰尾部银行该如何发力呢?
以下是5家银行的基本情况:
01
微众银行
微众银行于2014年12月正式开业,是国内首家民营银行,当前,其在行业中的位置已不可替代,且不说其规模远超同行,营收及净利润更是令同行望其项背。
根据最新财报,截至2024年末,微众银行的总资产为6517.76亿元,增长 21.70%,在行业排名第一。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4359.7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4.69亿元,增长 5.18%。
其中,企业贷款2155.3亿元,增长 18.18%,个人贷款2166.4亿元,同比减少4.76%,而在个人贷款中,消费贷贷款2027.74亿元,经营贷款139.09亿元。
2024年,微众银行营业收入为381.28亿元,同比下降3.13%,净利润109.03亿元,同比增长1%,净资产收益率为21.27%。
营业收入中,利息净收入301.98亿元,同比增长0.12%,在总占比中占79.20%,非利息净收入79.3亿元,占比20.80%。
在非息收入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5.88亿元,同比下降17.96%。
同期,微众与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44%,贷款拨备率为4.36%,拨备覆盖率为302.90%,资本充足率为12.9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93%,杠杆率为7.82%。
用户层面,截至2024年末,该行个人有效客户数4.24亿人,比上年末增加近2500万人。
具体到产品上,个人金融方面:“微粒贷”作为其主要信贷产品,截至2024年,累计服务超7000万借款客户,年内日均发放贷款93万笔;“微户贷”累计服务超46万小微客户。
“微账户”累计服务超3亿人,“微车贷”服务客户超19万人,发放信贷超 388 亿元。
“微众银行财富 +” 截至2024年末已与25家理财子公司、83家基金公司、7家信托及13家保险公司开展代销业务合作,代销产品超9000只。
企业及机构金融层面:主打产品“微业贷”截至2024年末已覆盖30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累计服务580万企业,累计授信超160万户,在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建筑业的贷款余额占比超70%,企业征信白户占比超50%,信用贷款余额占比约90%。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6月,微众银行出资1.5亿美元的科技子公司——微众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香港注册设立,其主要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提供科技服务。
截至2025年5月,微众科技已与香港、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超过20家机构展开合作洽谈,并达成数千万美元合作意向。
02
网商银行
网商银行主要服务于中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及经营性农户。
截至2024年末,网商银行资产总额4710.35亿元,比年初增长4.18%,其中贷款余额2984.54亿元,比年初增长10.30%。
负债总额4412.84亿元,比年初增长3.50%,其中吸收存款余额3440.60亿元,比年初增长15.66%。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3.14亿元,同比增长13.71%;实现净利润31.66亿元。
截至2024年末,网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2.30%,比年初上升 0.02%;拨备覆盖率201.00%,比年初上升1.86%;资本充足率11.51%,比年初上升0.21%;杠杆率5.97%,比年初上升 0.52%。
业务层面,网商银行通过与32个省级税务局的银税互动合作,为小微企业提供专项贷款额度,与全国19个省市的融资担保机构合作,累计为超过170万户小微企业及三农客户发放担保项下贷款超2000亿元。
另累计支持超过203万户小微经营主体获得绿色优惠,1001万小微企业开通绿色评级,其中发放绿色中标贷11.76亿、共支持4353个项目。
当前,网商银行正积极构建“支付+理财+融资”的综合服务体系,并于2024年推出理财专卖平台“稳利宝”,通过与2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合作,其代销理财产品规模已位居行业第二,仅次于招行。
据财报,截至2024年底到年底,“稳利宝”用户已超过269万户,平均年化收益率达3.13%,覆盖了电商、制造业、餐饮等15个行业的小微经营者。
截至2024年末,网商银行综合金融已累计服务6851万户小微经营者。
03
苏商银行
立足于金融服务“补位者”的定位,苏商银行不断在数字技术、风险管控、用户营销与运营方面下苦工,坚持“深入田间地头做普惠”。
据财报,苏商银行每年会将营收的6%投入数字技术,在人工智能上,三年累计投入9000多万元。
截至2024年末,苏商银行总资产为1375.54亿元,较上年增加209.05亿元,同比增长17.92%。
贷款余额698.9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5.32亿元,同比增长12.08%。
总负债12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9.37亿元,同比增长18.16%。
吸收存款930.0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5.60亿元,同比增长18.56%。
过去一年,苏商银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06亿元,同比增长11.22%,其中,利息净收入47.22亿元,同比增长3.58%,非息净收入2.84亿元,较上年增加3.42亿元;税后净利润11.58亿元,同比增长10.23%,行业排名第三。
不良率1.18%;拨备覆盖率214.02%;资本充足率11.4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34%。
业务层面,苏商银行的特色业务有6大块,分别是微商金融、产业链金融、科创金融、支付金融、消费金融和财富管理。
其中,微商金融重点聚焦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推出微商贷(信用)、微商贷(场景)、微商贷(商户)、微商贷(供货)产品,截至2024年末,该行行小微客户在贷余额254.04亿元,在贷户数25.1万户,户均贷款10.12万元,其中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不含票据融资)218.32亿元,较年初增加25.13亿元,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31.23%。
产业链金融聚焦重点行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为其销、供、产、存各环节上的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特色数字化金融服务,目前服务企业超8700家,贷款余额近40亿元。
科创金融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陆续推出“投贷联动”“人才贷”等系列产品,累计提供信贷额度超110亿元。
消费金融通过深入线上线下消费场景,累计服务新市民、小镇青年、蓝领等普惠长尾客户共计1570万户,放贷余额381.76亿元。
支付金融服务550万小微客户,年交易额3.3万亿;财富管理业务累计服务客户189.6万户,资产管理规模579.41亿元。
04
众邦银行
作为湖北省唯一一家民营银行以及专注服务小微大众的互联网交易银行,武汉众邦银行成立于2017年5月。
截至2024年末,众邦银行资产总额1235.31亿元,服务客户突破8300万户;负债总额1174.14亿元;一般存款余额977.78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567.95亿元,其中,一般贷款51.95亿元,贴现及转贴现6亿元。
而在一般贷款中,若按贷款期限分,短期贷款250.85亿元,中长期贷款311.11亿元;若按贷款对象分,对公贷款405.94亿元,个人贷款156.02亿元。
营收层面,众邦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18.12亿元,净利润5.11亿元。
资产质量方面,不良贷款率1.50%,拨备覆盖率267.29%;资本充足率10.67%。
众邦银行通过众易贷、众商贷、众云贷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2024年,该行普惠小微贷款投放超250亿元,绿色贷款4.81亿元,较上年增幅126.89%。
在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截至2024年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63.59亿元,较上年初增加19.56亿元,增幅44.42%,其中普惠型涉农小微企业法人贷款余额18.38亿元,较年初增加3.75亿元,增幅25.66%。
有意思的是,当前,众邦银行正积极探索助农增收新模式,已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将湖北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据财报,2024年,众邦银行累计带货8万单,销售额近千万元。
05
新网银行
作为全国3家互联网银行之一,新网银行于2016年12月28日开业,注册资本30亿元,由新希望集团、小米、红旗连锁等股东发起设立,是全国第七家民营银行,也是四川省首家民营银行。
新网银行旗下的产品有好人贷、好商贷、好企e贷等,以零售贷款为主,服务对象多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和个人消费者。
截至2024年末,新网银行资产总额1036.29亿元,较年初净增6.94亿元,同比增长0.67%。
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773.94亿元,较年初净增20.57亿元,同比增长2.73%,其中,零售贷款615.89亿元,对公贷款158亿元。
同一时期,新网银行普惠企业贷款余额户数22.13万户,较年初增长2.24万户,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218.12亿元,较年初增长4.79%。
2024年,新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3.7亿元,同比上年的54.88亿元增长16.07%;然而增收不增利,2024年实现净利润8.11亿元,相较上年的10.1亿元下降19.7%。
次级类贷款12.53亿元,可疑类贷款0.15亿元,损失类贷款0.36亿元,不良率1.69%,拨备覆盖率183.49%,资本充足率11.1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06%。
自成立以来截至2024年末,新网银行累计发放数字普惠贷款超3.67亿笔,金额超1.2万亿元,覆盖全国4000万级新市民、个体工商户、农户和小微企业,触达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累计对其投放贷款7498.82万笔,累计金额2140.22亿元,占全行业务总量接近20%。
另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新网银行在全国累计授信390.12万人次,授信575.12亿元,放款479.95亿元。
文中观点系作者自身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消金界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