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医疗专家到学校来义诊,对我们而言太方便了!”前不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吉根乡小学大院内,来自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心血管、骨科、呼吸科等10名专家为当地教职工、群众进行义诊,该校教师古丽加娜提·托合吐努尔说。
正如将普惠服务送到“国门小学”,多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始终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为宗旨,把维权意识根植于求职一线,做好“送法进工地”“直播带岗”等多元服务,切实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让每一个职工底气更足、笑容更多、生活品质更高。
翻阅历史画卷,1951年,新疆省总工会筹委会成立;1954年,省工会“一大”选举产生新疆省工会联合会;1957年改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
作为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自治区总工会在维护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以其独特的实践探索,从戈壁绿洲到天山南北,从传统农牧业到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基层工会服务质量,细化件件暖心服务,打通职工成才渠道,就像天山的雪水,滋养着每一位奋斗的职工。
工会组建“量质齐升”
“跑单的时候风里来雨里去,一心想着顾客的事儿,自己的事情根本顾不上,没想到工会给我过了生日,心里暖得很。”今年,外卖员王兵在库尔勒市总工会工作人员的歌声中,度过了难忘的生日。
让“娘家人”的关心关爱温暖到每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是新疆工会近些年不断推行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了扎实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自治区总工会制定了《全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三年提升计划(2024—2026年)》,发布11个维权服务项目清单,覆盖新疆各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目前,新疆“两新”组织工会组织覆盖7200家,涵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26.3万人。
回望新疆工会的历史,在1951年底,新疆基层工会组织只有14个。随着八一钢铁厂、七一棉纺厂等一批厂矿企业的建立,造就了新疆第一代现代产业工人队伍,极大地推动了工会组织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新疆工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1993年,共有基层工会组织12559个。
如今,新疆已建立基层工会组织4.2万个,涵盖基层单位11.2万个,工会会员(含兵团)已达475.1万余人。
在霍尔果斯口岸边上,口岸国际“司机之家”成为来往货车司机的“团宠”,娱乐、休息、餐饮、洗浴等细致的服务,充分缓解了他们长途跋涉的辛苦。当前,新疆已建成16个口岸国际“司机之家”,今年还将新建12个口岸国际“司机之家”。打通服务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自治区总工会不断探索“入会+维权+服务”建设方式,让更多资源涌入基层工会。
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和企业工会的“小三级”组织体系中,自治区总工会优化工会社工队伍建设,逐步打通职业发展通道。目前,新疆社工达2165人,成为激活基层的重要有生力量。
服务职工用心用情
库尔勒市总工会通过“行业劳动者当主播”模式,邀请交警、律师、消防员等群体参与直播,围绕职工关心的维权、安全等主题开展互动,形成线上服务新阵地;阿克苏地区工会举办计算机、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帮助624名失业女性实现再就业;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总工会同步推进纺织企业与工会组建,加强少数民族职工职业培训及“送温暖”活动,保障职工权益……多年来,新疆工会持续开展帮扶工作,解决职工后顾之忧。
新疆各级工会投入、筹集帮扶资金1.4亿元,开展“四季送”活动,帮扶困难职工46.73万户次,近8.5万户困难职工实现脱困。并投入1.6万元资金补助新(改)建工人文化宫22个,建成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2914个,女职工休息哺乳室4618个,各级职工书屋433家,职工服务阵地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职工近亿人次。
“特别感谢工会给予我的温暖和帮助。”2024年的“两癌筛查”中,奎屯市佳缔房产公司职工张某被诊断患有乳腺癌。了解了她的情况后,奎屯市总工会不仅第一时间联系了医院帮助复查,还通过申报职工医疗互助项目,为其申请到了1.5万元的医疗互助补助金。
近年来,自治区总工会全力推广在职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目前累计报销人数14.5万人次,报销金额近5000万元。并通过组织4600余支志愿服务队开展“送教送医送科技”下乡活动,服务职工134万余人。
“工会杯”“建功‘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外卖小哥劳动技能竞赛决赛现场。
同时,自治区总工会不断完善服务理念,推进“会、站、家”一体化建设,面对高海拔、边境地区职工,建设了150座“高原氧吧”,打造工会普惠职工特色品牌。并且发挥工人疗养院、工人文化宫、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女职工休息哺乳室等服务阵地作用,持续开展技能培训、健康讲座、法律讲堂等活动,以贴近实际的服务满足广大职工需求。
培育人才多措并举
1983年6月2日至25日,新疆举办棉纺织青工技术操作比赛;1992年,自治区总工会联合多部门举办自治区青工技术比赛,参赛职工达20多万人……如今,从田间地头的枸杞采摘技能比拼到城市街巷外卖骑手实战化送餐技能竞赛,从中哈铁路换装作业技能竞赛到“一带一路”国际烹饪大赛,在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过程中,自治区总工会迈出了新步伐。
通过打造“竞赛+”职工技能交流平台,工会每年平均开展200多个工种3700余项竞赛,吸引兵地2.4万家单位、200万名职工参与岗位练兵、技能比武。
同时,聚焦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发展需求,新疆各级工会通过多元路径构建职工成长渠道,以技能培训、职业发展“双轮驱动”,加速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高水平技术人才队伍。
在全疆企业、工业园区、开发区、职业院校、技工学校试点挂牌“工匠学院”,落实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保障机制;实施“新疆工匠精培计划”,组织“求学圆梦”行动,累计资助5027名职工完成学历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举办技术技能竞赛,促进双方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打造“群众参与、劳模引领、技术人员创造”职工创新创效活动品牌,征集各项创新成果共计19.6万余个……
从戈壁深处到绿洲牧场,从市井街巷到国门边关,自治区总工会始终以“娘家人”的赤诚之心,构建起全天候、全链条的职工守护网。立于时代潮头,工会组织正以改革破局、创新赋能,凝聚百万职工奋进伟业,在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谱写高质量发展边疆新篇中勇担使命。(吴铎思 马安妮)
来源:《工会信息》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