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
02:29
“求助!爸爸一个人跑去了沈阳!”
“他不会用支付宝跟微信,在台湾就很不会用手机了”
“他只带了现金”
“现在人在飞机上了”……
近日,一则来自台湾网友的小红书求助帖一经发出,评论区瞬间热闹:“咱叔走到哪儿了,用我去接他不?”“没事,丢不了!”“本地人在此,有事就喊我。”
一个独自旅行的台湾大叔,一则跨越海峡的网络求助,开启了一场大陆网民的“温情守护”。
“爸爸去哪儿了”
7个月前,在女儿的陪伴下,台北人陈昭宏和老伴第一次到沈阳游玩,这里慢节奏的生活、实惠的美食让他决定退休后重返沈阳,开启一场“深度游”,于是,就有了本月中旬这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因为“不太会用手机,也不擅长使用社交软件”,61岁的陈昭宏这趟独自出游让在台湾的女儿倍感担忧。不过,让父女二人想不到的是,网络求助帖引来沈阳全城的暖心守护:担心他找不到预订的民宿,沈阳网友贴出“精确到米”的交通指南;担心他没做好旅行攻略,网友在求助帖下接龙写下“私藏”景点和美食精华;担心他到北方不适应气候,实时播报当天温度,提醒加减衣服……4000余条热心回复化作一份份暖心小贴士。
到沈阳第一天,陈昭宏就遇到了难题——如何办理老年地铁交通卡。他入住旅店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帮助咨询,及时解决了问题。
求助帖也引起沈阳市台湾同胞联谊会的关注。台联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通过小红书联系上了陈昭宏的女儿,并在当晚就和他入住的旅店取得联系。沟通中,他们发现陈昭宏对沈阳的旅游路线不大熟悉,当即决定安排专人做“地陪”。
在沈阳旅游期间,陈昭宏发现遇到问题总能迅速得到解决。他告诉女儿,这里的人友善热情、说话直爽大方,“每天随便走走、逛逛都很舒服”。
“烦恼是菜量太大”
陈昭宏在沈阳逛烧烤展(受访者供图)“这次打卡了好多博物馆。”一周里,陈昭宏逛了5座博物馆。在沈阳故宫,他在青花瓷文物前留影;在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过去的老厂房、老设备让他觉得很亲切;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他通过讲解第一次深入了解那段重要的历史。
陈昭宏还走进沈阳的市井角落——挤进热气腾腾的早市和农贸市场,品尝松软的包子和香脆的大饼;探访花鸟鱼虫市场,与摊主唠家常,感受本地百姓的日常;来到北陵公园,看当地老人用毛笔蘸水在地上题诗。沈阳的鸡架、烧烤、铁锅炖等美食,他都一一品尝,感叹“烦恼是菜量太大”。
每到一处,陈昭宏都给女儿发去自拍照。女儿将其贴在社交媒体上,众多网友在线“追更”。看到他买到“东北小孩的最爱”——黄桃罐头的图片,网友纷纷点赞:“大叔是达人”。当沈阳网友路遇陈昭宏,也第一时间在他女儿社交媒体账号下发合照并推荐美食,引来一众网友羡慕并留言叮嘱“多陪他聊天!带他去玩。”
“留着下次再来玩”
陈昭宏在沈阳故宫博物院留影(受访者供图)在沈阳游玩期间,陈昭宏学会了使用微信与女儿联络,学会了用支付宝扫码付账。他手机电商平台的“购物车”里,还添加了来自大陆多地的小商品。
二十多年前,陈昭宏曾到南京、杭州等地旅游过,还在东莞从事过居家护理工作。多年后“二刷”沈阳的经历,让他感叹:“大陆变化很大,更现代化了,大家的生活质量也更高了。”
两岸往来的便利化也让他感叹。“二十多年前,从台湾到香港再落地深圳,要填一大堆资料,光是过关就要花费三个多小时。现在半小时就搞定了。”陈昭宏说。
陪同陈昭宏的沈阳市台联工作人员李治说,“台联就是台胞之家。我们希望向台胞传递一种观念:买个机票,就能来大陆旅游了;遇到问题,可以放心地求助当地政府和热情市民。”
离开沈阳前,陈昭宏特意来到中街挑选纪念品。在琳琅满目的摊位前,他选购了几款博物馆冰箱贴。他还肩负着女儿交代的任务——代购麻辣烫料包。“在网上看到东北麻辣烫的吃播,一直想尝尝。”他女儿说。
“想跟每一位热心提供帮助的网友说,谢谢你们在第一时间安慰我,告诉我爸爸一定会玩得很开心,还说遇到爸爸会好好招待他,让我非常感动!”陈昭宏的女儿说,“我爸落地的第一天,就体验到何谓热情如火。”
“短短几天,看不完沈阳的景点,留些念想,下次再来!”临行前,陈昭宏没有退掉地铁交通卡的余额,他说:“留着下次再来玩。”
策划:卫铁民、刘畅
记者:王莹、赵泳、刘艺淳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辽宁分社 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