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彩灯“天玑兔”亮相四川展馆。
聚焦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位于15号馆的四川展馆,聚焦“文旅融合展形象 万千气象看四川”主题,在总面积990平方米中打造多个沉浸式场景,分为重点场景展示区、文化和科技融合展示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展示区、天府文创集市展示区,集聚全省73家重点文化企业,以“传统+科技”立体化呈现四川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企业、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拓展新型消费模式的新成果。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梦琳 发自深圳
突出四川元素
“三星堆”“大熊猫”“哪吒”齐亮相
步入四川展馆,随处可见的大熊猫玩偶、三星堆文创等代表性元素格外亮眼。
在今年深圳文博会上,四川运用裸眼3D、全息投影等技术,将丰厚的文旅资源打造成一个个具有科技感的互动场景,汇聚高人气。
主入口处,通过超高清视频展示以三星堆-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明。青铜人像、黄金面具、太阳神鸟……在三维建模和超高清视频技术的呈现下,器物纹饰纤毫毕现,带领观众从文物中感受古蜀工匠的慧心巧思。
另一张文旅名片“大熊猫”也被玩出了花。展区入口处,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获奖作品“雅乐团团”和“赤竹侠”热情欢迎八方来客。在“熊猫家园”区域,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带来几十种大熊猫文创产品,从大熊猫书签到仿真版大熊猫“花花”,再到各式大熊猫书籍,很受观众喜爱。一旁,造型可爱的大熊猫机器人“小潘”热情回答观
众提问。展馆内还有“新白娘子传奇”系列大熊猫玩偶,展现出四川味、巴蜀韵。
来自自贡海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原创设计作品——机甲“天玑兔”,将彩灯工艺与现代动态机械装置相融合,内置语音互动设备,成为现场高人气的打卡装置。
此外,火遍海内外的“四川造”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特别亮相深圳文博会四川展馆。这部电影作为四川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生动展示了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与繁荣气象。
过去碰撞未来
破壁融合展现“文化+”新成效
今年的四川展馆由四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设计、执行,以文化为内核、科技为驱动,重点展示全省“文化+旅游”“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新进展新成效,用破壁融合带来过去碰撞未来的奇妙观感。
展馆中,四川历史名人李白、杜甫、苏东坡等纷纷以数字形象、文创产品等形式组团“亮相”。其中,数字诗人李白能为观众现场作诗,输入关键词,诗仙便可挥毫泼墨呈现定制版诗歌。
现场观众借助AI讲解员,打破地域和时空界限,走进黄龙、乐山大佛、都江堰景区,感受四川世界级遗产的独特魅力。
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展台,通过“智构生态 技术破解”“智媒赋能 新质传播”“智护文保 遗产活化”“智联全球 文化出海”四大板块,展示全媒体技术与传播认知实验室、数字记者矩阵、四川石窟数字化项目、“三星堆问答”辟谣平台以及面向海外的Panda Guide(熊猫指南)、三星堆—金沙漂流瓶等多项传媒+科技、传媒+旅游等方面的创新探索。
此次深圳文博会,四川将宽窄巷子等地标“搬”进展馆,打造出充满烟火气的天府文创集市展示区。竹编灯笼、三星堆盲盒等众多文创产品吸引大批观众,还有服饰走秀、年画拓印等活态展示,尽显传统工艺的活力。展区工作人员介绍,围绕“锦绣四川”,今年还特别集中展陈了蜀绣、羌绣等特色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