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记者从今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 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围绕供给侧、需求侧、环境面三个方面,推出16条举措共计39项任务的改革组合拳。
科技服务业是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围绕科技创新全链条发展,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在科技创新全链条中扮演着“粘合剂”“催化剂”“加速剂”的重要角色。
作为以制度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性文件,《若干意见》聚焦强主体、补链条、改机制,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提升科技服务供给质量,促进科技服务市场升级,强化科技服务要素保障,让“粘合剂”更黏、“催化剂”更强,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试点“科学数据银行”,推动资源开放
近年来,科技服务业形成了研究开发、检验检测、科技咨询、技术转移转化、概念验证与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科技数据与信息、科技人才培训等多元业态深度融合的新格局。
为促进创新资源开放,《若干意见》提出:探索试点“科学数据银行”模式,建立高校院所之间的数据共享机制,推动公共数据分级分类开放。推动大数据、大模型在科技研发细分领域的垂直应用,提升AI4S(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上海张江李冰路,“科学数据银行”已有雏形。由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的上海生物样本库是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基石,样本总储存能力逾1500万份。该中心主任郜恒骏教授介绍,中心计划借鉴英国生物样本库的建设和管理模式,基于上海生物样本库在生物样本数量、种类和分布上的优势和特点,采取将生物样本转化为数据的策略,探索“数据驱动的生物样本库”新范式。
做强概念验证平台,促进未来产业发展
概念验证处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承担着验证技术是否可行与市场是否认可的“双验证”功能。《若干意见》提出:聚焦前沿科技、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建立“未来产业基金+高质量孵化器+概念验证中心+集聚区”体系化布局机制,提高概念验证对未来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市科委副主任翟金国透露,市科委正在研究制定高质量概念验证平台建设方案,从三方面做强概念验证服务:在技术验证方面,建立从初始验证到实验室验证的里程碑式筛选机制,推出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种子”清单;在市场验证方面,建立从“技术经理人”到“项目经理人”的全过程服务机制;在政策供给方面,建立从“资金”到“资本”的接力式支持机制。
为助力企业融资,《若干意见》提出:将科技服务业企业纳入“沪科专贷”“沪科专贴”支持范围,降低企业贷款成本。“沪科专贷”“沪科专贴”是市科委与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共同推出的科技专项再贷款再贴现工具,此前主要面向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制造业和硬科技领域,如今将科技服务业企业纳入支持范围,将有效降低这类企业的贷款成本。
针对科技服务业企业的轻资产、高风险、研发周期长特点,《若干意见》提出:提高“履约贷”保费补贴比例,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企业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推动保险机构为科技服务业企业提供研发投入、成果交付、第三方责任等风险保障。此举将缓解企业的现金流压力,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推动检验检测国际互认,提升服务能力
作为科技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检测在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减少贸易壁垒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海以占全国约2.5%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数,创造了占全国超8%的业务收入。
为提升科技服务业全球化能力,《若干意见》提出,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与境外机构建立结果采信互认合作机制,拓展国际市场业务。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益洋表示,上海已有27家检验检测机构获得国际实验室认可,44家机构获得国际组织授权考核。诸多国际知名检测认证机构在沪设立了在华总部,全球检验检测认证理事会中国代表处也落户上海。
伴随着科技创新链的加快重构,检验检测不只是“测一测”,也是助推企业发展的赋能者。比如,在为某光伏企业进行碳核算的过程中,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通过供应链诊断提出优化方案,助其降本30%。
原标题:《强主体、补链条、改机制,上海出台改革举措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栏目主编:任荃 题图来源:本报资料图片
来源:作者:文汇报 沈湫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