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5月22日下午,泰国最高行政法院就财政部对前总理英拉“大米渎职案”赔偿的指控作出最终裁决,判决英拉需要赔偿100.28亿泰铢(约合22亿元人民币)。
泰国前总理英拉(右二)资料图。图源:央视新闻法院下令英拉仅需对大米销售环节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因为这涉及行政权力的行使。
泰国国家反腐败委员会和国家审计办公室曾发函警告大米销售可能存在腐败问题,但英拉未采取任何措施加以制止,构成严重的渎职行为,导致相关官员谋取私利,给国家财政造成损失,金额达200多亿泰铢,且没有免责理由。
因此,法院判决英拉需向财政部赔偿损失金额的50%,即100.28亿泰铢。
事件时间线——
英拉1967年6月21日出生于泰国清迈,2011年8月当选泰国第28任总理,成为泰国首位女总理。
2011年执政后,英拉政府推动实施一项大米收购政策,同意在一些稻米产区以高于市价的价格收购米农手中的大米,以刺激生产,加大出口。
2014年,泰国宪法法院裁定,在上述大米收购项目中,英拉于2011年调离时任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长的塔维尔是“玩忽职守”,因此下令解除其职务。
2016年,泰国财政部下达第135/2559号命令,要求英拉赔偿她在担任总理期间推行的大米收购项目造成的损失。2017年,英拉离开泰国,因缺席法院“大米渎职案”被判处五年徒刑。她否认了所有指控,并称这些指控是前巴育政府出于政治动机作出的。
2018年,英拉与丈夫共同起诉了多名政府官员,指控他们发布不合法的赔偿命令。
2021年,泰国中央行政法院驳回财政部对英拉的“大米渎职案”造成357亿泰铢损失的赔偿要求,理由是财政部承认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英拉直接造成损失,且调查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
中央行政法院还指出,腐败行为主要发生在执行层面的官员中,而英拉作为总理仅参与了政府间大米交易的谅解备忘录签署环节。随后财政部向最高行政法院提出上诉。
2023年12月,泰国最高法院宣布英拉的渎职罪名不成立,认为英拉没有滥用权力,同时撤销对其发出的逮捕令。
2024年3月,泰国最高法院撤销英拉的玩忽职守罪名。
2025年5月,泰国最高行政法院判决英拉需要赔偿100.28亿泰铢。
来源: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