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5月22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孙珩力)5月22日,以“守护丝路遗产·锻造大国工匠”为主题的西北四省(区)文物保护工匠技能竞赛暨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兰州启动。
本次竞赛由国家文物局指导,共有来自西北四省(区)文博单位,有关企业、高校、职业院校的100余名选手报名参赛。竞赛分理论考核、实操竞赛两部分,理论考核采用计算机答题方式进行,实操环节则由由参赛选手抽签选定工位,在规定考核时间内完成相应实际操作。赛制采用百分制计分,其中理论考核占20%,实操部分占80%。
启动仪式上,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彭馨指出,西北四省(区)是中华文明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底蕴多彩、文物资源丰富。长期以来,四省(区)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默默耕耘,铸就了让文博人引以为傲的莫高精神,激励着一代代文物工作者扎根陇原、无私奉献。本次竞赛既是一场技艺的比拼,更是一次文化传承与交流的盛会。
西北四省(区)文物保护工匠技能竞赛则由甘肃省文物局、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主办。比赛设木作文物修复、泥瓦作文物修复、陶瓷文物修复、金属文物修复、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和考古勘探等6个竞赛项目,每个项目各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
此外,同期举行的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则由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总工会主办。比赛设木作文物修复、泥瓦作文物修复、陶瓷文物修复、金属文物修复、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壁画文物修复和考古勘探等7个竞赛项目,每个项目各设金、银、铜牌奖各1名,优胜奖若干名。
甘肃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西北四省(区)文物保护工匠技能竞赛暨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旨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锻造一批技艺精湛、作风过硬的文物保护修复与考古技能人才队伍,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