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于5月20日开幕以来,精彩不断呈现,亮点持续刷屏。5月22日,大会举行主题为“数字化与科技创新塑造可持续未来”的主论坛。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秀玲在论坛致辞时表示,北京依托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优势,持续完善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全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十三五”以来,以年均1.5%的较低能耗增速支撑年均5.2%的经济增长,有力保障了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北京能源结构实现历史性优化。”杨秀玲介绍,北京作为中国首个全面实现清洁能源发电的城市,2024年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不足1%。绿电使用比例持续提升,2024年全市用电量1389亿千瓦时,其中绿电占比达到29.3%。
天然气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凸显。北京市作为全球天然气消费第二大城市,2024年天然气供应量达到195亿立方米,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约三分之一。天然气在发电供热等关键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有力促进空气质量改善,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由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降至2024年的30.5微克/立方米,降幅达到65.9%。
面向数字化和绿色化的未来发展大势,北京市明确了全面推动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目标,展现了“双标杆引领、双引擎驱动”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新愿景。“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以及天然气行业的转型发展,在北京城市发展新愿景的实现中,将扮演关键角色。”杨秀玲表示。
未来,北京将强化数字产业与能源发展“双向奔赴”,为数字产业发展提供优质能源保障,加快创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综合试验区,打造国家数据管理中心、国家数据资源中心和国家数据流通交易中心,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发展“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新业态,深化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智能电网、气网和热网,建成全领域、全过程、数字化、智能化的城市能源系统,建设多能互补互通的能源互联网和能源大数据平台。
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深度转型方面,北京将着力加强节能、氢能、储能等产业创新发展。一方面,依托北京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为能源领域创新型技术的评价、融资、推广和国际交流提供专业服务;发挥百亿级北京市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推动先进能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全力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提升能源基础设施发展质量;继续坚持天然气的基础保障能源定位,利用污泥、垃圾积极有序发展生物质燃气。
论坛上,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腾讯云副总裁、智能制造与智慧能源负责人曹磊分别发言,分享在能源行业的绿色化、数字化具体实践。阿塞拜疆外交大学、阿西布朗勃法瑞公司、睿咨得、东京瓦斯株式会社、英国皇家工程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进行圆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