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京市场监管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
防晒再度成为“顶流”话题
出门逛街、健身、旅游……
有的宝子几乎把防晒服“焊”在身上
但是你的防晒服靠谱吗?
它真的防晒吗?
快来对比一下
一
你的防晒服防晒吗?
关键看这个数值!
先来了解下防晒服实现防晒的原理:防晒服之所以能“防晒”,主要依靠两种方式:一是物理遮挡,二是化学吸收。
👉物理遮挡是通过面料自身的结构和质地,将紫外线反射或散射出去。例如,紧密编织的面料、表面带有特殊涂层的面料,能有效阻挡紫外线穿透。
👉化学吸收是利用面料中添加的紫外线吸收剂,当紫外线照射到面料上时,吸收剂会将紫外线的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无害形式的能量释放出去,从而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这两种方式相辅相成,共同为皮肤构建起抵御紫外线的屏障。
防晒服的关键指标是紫外线防护系数(UPF),UPF是衡量防晒服防晒性能的核心指标。UPF值表示皮肤无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与皮肤有织物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的比值。根据国家标准GB/T 18830-2009《纺织品 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当UPF>40,且长波紫外线(UVA)平均透射比T(UVA)AV<5%时,产品才可称为“防紫外线产品”。
二
防晒服这么挑,才靠谱!
从历年抽检结果来看,防晒服主要问题是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和长波紫外线(UVA)透射率达不到标准要求或远低于产品本身明示的质量要求,从而达不到阻隔紫外线的功能。接下来,南京质检院的专家就教大家如何挑选靠谱的防晒服:
查看标识
根据国家标准GB/T 18830—2009《纺织品 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规定,防紫外线产品应在产品上有明确标识,当40<UPF≤50时标为UPF40+,当UPF>50时标为UPF50+。消费者在选购防晒服时要注意查看产品标签是否标有GB/T 18830-2009标准和UPF值,或者是FZ/T 74007-2019《户外防晒皮肤衣》标准,这是判断其是否为防紫外线产品最直接有效的依据。
根据使用场景选择
消费者可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来选择防晒服。如果是进行登山、徒步、海滩游玩等长时间户外活动,建议选择UPF50+、防风性强的防晒服;日常通勤则可选择UPF40+防护服即可。
面料材质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防晒服面料有聚酯纤维、锦纶以及它们的交织面料,通常会添加少量氨纶以提高弹性和穿着舒适性。
☑聚酯纤维抗皱性和保形性好,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较强,能在多次穿着和洗涤后仍保持较好的版型。
☑锦纶耐磨性极强,密度高,抗皱性较好。
☑针织面料和梭织面料在舒适性和防风性方面各有优势:针织面料柔软贴身,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透气性,穿着舒适自在,适合日常休闲穿着;梭织面料结构紧密,防风性能较好,能有效防风,更适合在有风的环境中穿着。
消费者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面料。
其他性能
除防晒性能外,还可关注防晒服的透湿率、色牢度、接触瞬间凉感性能等指标:
🔷透湿率高的防晒服能让皮肤表面的湿气更好地排出,穿着更舒适,特别是在运动或高温环境下,高透湿率可有效避免因汗液积聚而产生的闷热感。
🔷色牢度好的防晒服可避免衣服褪色影响美观和穿着体验,尤其是深色防晒服,如果色牢度不佳,可能会出现染色问题,影响其他衣物。
🔷具有良好接触瞬间凉感性能的防晒服,能在穿着时给人带来凉爽的感觉,提升穿着的舒适度,适合在炎热的夏季穿着。
三
清洗与保养注意事项
控制洗涤次数
频繁洗涤会使防晒服的防晒性能下降,建议尽量减少洗涤次数。如果不是特别脏,可局部擦拭或通风晾晒去除异味即可。建议用湿布蘸取少量中性洗涤剂轻轻擦拭脏污部位,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避免大面积水洗。频繁洗涤会对防晒服的防晒涂层和纤维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减少洗涤次数有助于延长防晒服的使用寿命和保持其防晒性能。
选择正确洗涤方式
使用冷水轻柔洗涤,避免使用热水和强力洗涤模式,以免破坏防晒服的纤维结构和防晒涂层。注意不要长时间浸泡,浸泡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以内。可选择温和的中性洗涤剂,避免使用含有漂白剂或强力去污成分的洗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