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十年了!真没想到这笔钱还能追回来!”申请执行人张某攥着19500元执行款时,激动地说。泛黄的调解书在初夏的阳光下折射出时光的印记,封面上(2015)商州初字第*号的案号浸透着无奈与艰难。
这起看似普通的车辆租赁合同纠纷,曾因被执行人陈某的“人财两空”陷入僵局。执行干警调取卷宗发现,被执行人早年负债累累,妻子离家出走,账户余额常年不足百元。面对这种穷尽执行措施后仍“执行不能”的困境,承办法官又拿出了他的那本“执行备忘录”:每逢春节返乡潮必到村摸排,利用“执行天眼”系统关联其财产状态,定期向申请执行人通报财产查控进展。
5月14日,执行干警收到“陈某出现在其好友家”的线索,连夜联系到陈某及其好友,经过说服教育,劝说陈某必须到法院当面沟通,解决实际问题。当陈某看到法官出示其子入学缴费记录、老父住院清单时说:“我以为躲着就能赖掉,没想到法官连我儿子转学的事都知道。”于是,陈某当场兑现全部案款。
“群众眼里的小案,就是我们执行攻坚的大案。”本案执行法官在办案札记中写道。这些民生小案的点滴积累,是商州法院干警践行“如我在执”理念的生动注脚,让“终本不是终点”的承诺掷地有声。(韦艳菊)
下一篇:“相信,她去到了她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