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 联合国日前发布报告指出,受“关税战”等影响,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放缓至2.4%,比1月预测值低0.4个百分点。对于是否担心中国经济受到冲击?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5月2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作出回应。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日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介绍了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的情况。我注意到国际媒体纷纷用超预期、有韧性来评价中国经济的表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面临高关税壁垒的情况下,中国外贸保持平稳增长。今年前4个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增长7.5%,显示出过硬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中国不断扩大开放,让外企在华的发展空间更大,预期更稳。这些情况都充分说明中国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八部门提出23项措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
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从增加融资供给、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等方面,提出23项措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
这些措施包括:增加融资供给,加大首贷、信用贷等贷款投放。做深做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向外贸、民营、科技、消费等重点领域倾斜对接帮扶资源。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包括降低贷款附加费用,指导银行清理违规收费,规范与第三方合作,开展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等。此外还包括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效率、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精准性,定期对银行服务小微企业开展监管评价、评估,完善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保障,加大对小微企业融资增信支持等。
为推动政策落实,相关部门将按照工作分工,抓紧制定出台政策细则。指导银行抓好政策落实,制定实施方案。
一季度中国食材供应链行业实现稳健开局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5月22日公布一季度食材供应链运行数据。随着经济回升向好,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一季度食材供应链市场规模稳步扩容,实现稳健开局。
今年一季度,食材消费市场规模为2.74万亿元,同比增长2.98%。食材流通规模为1.76万亿元,同比增长3.17%。食材市场活力强、韧性足。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健康和安全食材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食材消费结构的变化和高端食材市场的扩张。肉类、水产品消费量增加明显,新鲜蔬菜、水果、奶制品和蛋类消费需求显著增长。
随着电商、直播、即时零售等线上渠道的发展,食材消费的渠道日益多元化,线上渠道增长较为突出。餐饮外卖经营主体数量保持高速增长。一季度,我国外卖相关企业注册数量为25.62万家,较2024年一季度的21.4万家,增长了19.69%。另外,县乡消费崛起,成为食材市场增长的新引擎。一季度,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占比达40.2%。部分小吃快餐品种也在加快县乡市场的布局。企业调研显示,一季度县乡等市场餐饮门店的食材配送订单量增长超20%,也从侧面反映出县乡市场餐饮消费的巨大潜力。
4月航空运输总周转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记者从民航局了解到,4月中国航空运输规模增势良好,运输总周转量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国际航线表现亮眼。
4月,民航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29.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3.7%,其中,国内航线完成8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7.2%;国际航线完成49.3 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6%。
客运方面,旺盛的出行需求推动国内客运规模增速稳步提升,增速较一季度提高4.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25.9%。货运方面,4月国内航空货运规模增速提升,增速较一季度提高4.5个百分点。国际航空货运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大幅增长26.3%。
此外,民航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国际航线均表现亮眼。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31.9%;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