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晚报
丛台区城管局在法治文化广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在2025年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到来之际,为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5月19日至25日,邯郸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及各县(市、区)相继开展了各项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5月20日上午9时,邯郸市丛台区城市管理局在联纺东路法治文化广场举办以“分类齐参与 低碳新时尚”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吸引了周边社区众多居民的积极参与。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丛台区城管局一级主任科员张英涛说:“此次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的开展,旨在提高城市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认可度和参与度,同时通过活动让绿色低碳节能的理念深入人心。”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市民分发“垃圾分类 冀刻行动”“河北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等宣传资料,以及环保帆布手提袋等。
居住在附近的窦先生对记者说:“我了解垃圾分类,比如生活当中的厨余垃圾、旧衣物、废弃电子物件、有毒有害的、不容易降解的,这都是需要分类投放,对我们生存的环境都是有益处的。”
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
截至目前,丛台区主城区12个乡(街)全部实现创建垃圾分类示范标准。103个社区,640个居民小区,186805户居民及118个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已实现全覆盖,居民群众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普遍增强。
据了解,丛台区充分利用“分类宣传日”“节能宣传周”“地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组织社区志愿者、中小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推进垃圾分类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医院、进企业、进商超、进宾馆饭店等“八进”宣传活动。
5月20日,在丛台区第四幼儿园,一场“大带小共筑绿色梦 垃圾分类齐行动”的科普活动同时开展。面对大屏幕上的垃圾分类动画演示,小朋友自告奋勇上台,用可爱稚嫩的声音讲解着垃圾分类的常识和益处。
针对主城区老旧小区多,楼栋少、面积小、基础设施建设少的问题,丛台区城管局积极筹措资金,为具备条件的居民小区统一安装垃圾分类设施。对垃圾中转站坚持常态化管理,卫生干净整洁无异味,生活垃圾车辆喷涂分类标识,坚持密闭清运,日产日清,全部实现焚烧处理。1364家宾馆及餐饮服务单位实现了餐厨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智能回收柜,投放换现金
张英涛介绍,这两年,鼓励民间资本在主城区40个小区安装近100台智能垃圾分类投放设施。此举不仅增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还能换取少量到账现金,回收企业也获得相应经济回报,形成民企双受益的良性循环。
记者跟随张英涛来到联西街道永华里社区,小区北门入口内放置有一台垃圾分类智能回收柜。该社区居民徐海义手拿纸箱,正在回收柜显示屏上根据提示音进行操作,他说:“有了智能回收柜之后,我经常用废弃物品换点零花钱。”
随着小纸箱被投入回收窗口,徐海义点按关闭投放口按钮,语音播报“本次回收预计获得0.27元”。这时,徐海义查看手机App,实际到账金额0.3元。
本报记者胡浩亮 文/影
上一篇:推窗观鸟影 俯首拾花痕
下一篇:馆Go丨体坛也是运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