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春天,“国家喊你来减肥”成为热词!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11年间学生的肥胖率从17.36%下降到6.54%,下降超10%。这所学校是怎么“喊”学生来减肥的?带着疑问,记者来到清华附小的运动场。
运动场一角,几位4年级的同学正在“玩”立定跳远。只见一位同学站在起跳线前,举起右手,边上一根立杆上的摄像头里传出声音:王欣禾,开始!摆臂,起跳,落地。“您的成绩为144.20厘米。”
“我上次跳了150多厘米呢!”王欣禾扭头和边上的几个同学说着,几个孩子一起跑向了操场南侧的一处屏幕前。熟练地刷脸,专属运动界面弹出,点击立定跳远,回放视频,系统给出分析:起跳角度不够!
看记者好奇这个系统,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介绍了起来:“这是我们的AI运动场。”“有AI跳远、AI跳绳。”“还有50米跑呢,上次我们还举行通A赛来着!”“我最喜欢AI阳光跑了,我在操场上跑它就给我记上了!”“对对,我们还有阳光跑‘成长树’,每个年级都排名呢!”在班级树展示屏幕前,同学们看到自己班级的排名掉到了第4名,嚷嚷着下节课多叫些同学来跑步,把名次刷上去!
“无体育,不清华。”清华附小体育教研室负责人任海江告诉记者,清华附小一直注重体育运动,在全国级别的各项比赛中屡屡摘金,但有一段时间,学生整体素质不尽如人意:2013至2014学年,学生肥胖率高达17.36%,体测优秀率也只有25%。
如何让更多的儿童主动“站立运动场正中央”?2015年开始,清华附小就利用给全校学生配备智能手环的契机,在其中增加了运动监测系统,将运动和科技结合。2018年,在迭代升级手环的时候更精准地监测学生运动强度、密度、消耗的卡路里等,形成后台大数据,让体育教学更有针对性。
“学生的肥胖率开始下降,但我们觉得还不够,我们希望有一种模式,让学生们从‘要我运动’向‘我要运动’转变。”任海江告诉记者,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学校萌生了打造“AI运动场”的念头。
2023年,清华附小布局AI运动场,这种能够实时生成自己的运动报告、回看运动录像、提供运动“诊断报告”,还能实时进行个人、班级排名的模式,立马就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每天主动参与AI运动的学生达到800多人次。尤其是北京市实施“课间一刻钟”改革后,学生们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更高了,现在稳定在每天1700多人次。
一以贯之的“以体育人”实践探索,浇灌出孩子们的健康之花:在2013年至202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清华附小的学生成绩连续11年提升,优秀率从25%提高到68%,达标率提高至99%,肥胖率从17.36%下降到6.54%。近视不良率也从2017年的53.84%下降到35.78%。
记者手记
为开放器材室和“教师班”点赞
操场上,足球、篮球、实心球等器材是存放在开放空间的,学生们可以随时拿取。教学楼里,转角你会遇上攀岩墙、成志体育长廊、游戏角……清华附小这种“把资源放到离学生最近的地方”的做法,让运动成为随时随地能够发生的事情。
在AI运动场阳光跑“成长树”序列里,你会发现有个“教师班”,教师们的运动成绩也在其中展示,既为学生们带头示范,也为学生们树立了一种理念:运动是一件需要终生坚持的事情。
行走在清华附小,会发现运动的基因无处不在。校门最显眼处,是“校园吉尼斯”展示的各项运动成绩的佼佼者,是“人人踢足球 班班有球队”的历届马约翰杯校园足球赛的获奖球队,是学校体育教师“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大合影海报……也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潜移默化,“让儿童站立运动场正中央”,塑造着孩子们每日的健康、阳光、乐学生命样态。
原标题:清华附小11年来学生肥胖率下降超10% 孩子们用上AI运动场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