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鸣虫唱绘“丰”景生物多样性农业耕出“万物共生”
创始人
2025-05-22 07:42:34
0
利用鸭子捕食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受访者供图戴庄生物多样性展示馆里的标本。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陈燕飞 摄戴庄村的水稻田。受访者供图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陈燕飞 通讯员 戴伟

今天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万物共生、和美永续”。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的有机稻田完美演绎了“万物共生”,螳螂、青蛙替代农药灭虫,水花生甲虫控制水花生杂草蔓延,句容土蜜蜂为果蔬授粉……如今,有机稻田里的小动物种类已达145种,是常规稻田的5.4倍。

日前,江苏省首家生物多样性研学基地——戴庄生物多样性研学基地的一期工程完工并对外开放。记者来到戴庄村,走进基地、田间,探访小村庄里的“生态革命”。

田间的螳螂、青蛙比人还忙

“下田不用带农药桶,螳螂、青蛙比我们还忙!”一位种了20多年田的戴庄村村民感慨道。以前,田里的土壤是块状土,有机质含量低,旋耕机都打不动,后来以生物多样性农业理念种地,营造生物多样性环境,土壤变得松软了,还形成了团粒,土壤表层随处可见蚯蚓粪土。

“我们先后引进了30多个环境友好型物种,有优质稻种‘越光’,‘生态卫士’螳螂、青蛙,还种植开花就能吸引10多种天敌的野草‘蛇床草’,同时养殖中华蜂、泥蜂等地方土种蜜蜂,帮助作物授粉。”戴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姚伟超告诉记者,从2008年起,戴庄村大面积停用农药,通过自然恢复与人工培育相结合的方式,稻田里很快便重新迎来了各类小动物,当地稻田已经十余年未出现病虫害危害,田间蛙声虫鸣已成常态。

这些活跃在田间的动植物,如今被“请”进了生物多样性研学基地,向参观者全方位展示村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生物特点以及正在开展的行动等。研学基地背靠山坡,山脚下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田地。展示馆里装修一新,墙上陈列着螳螂目、半翅目、竹节虫目等多个种类的昆虫标本。最吸引人注意的是小动物的声音展示区,这里收集了近20种鸟类、昆虫的叫声,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田间地头,聆听大自然的乐章。

蜘蛛比害虫多,老鹰都来了

水稻的主要虫害是稻飞虱,其天敌是蜘蛛。戴庄村稻田里的蜘蛛,很有可能吃了这顿没下顿,甚至几只蜘蛛争抢一只稻飞虱,而多余的蜘蛛则成了青蛙的盘中餐。

“我们曾经做过田间监测,四年间,稻田里稻飞虱平均虫口密度为123头/百穴,而蜘蛛却有456头/百穴。这正是不用农药,却无须担心稻飞虱危害的原因。”姚伟超说,蜘蛛数量增多,吸引青蛙聚集;青蛙多了,白鹭、蛇等随之到来,连位于食物链高端的老鹰也频繁现身。蜘蛛、青蛙控制了稻飞虱、纵卷叶螟等稻田虫害,鸟类基本遏制了果树害虫,鼬、蛇则控制了田野鼠类数量,一个完整且动态平衡的食物链网悄然形成。

从软体动物到鸟类,从蚯蚓到野生动物,越来越多的物种在这里“安家落户”。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科研团队自2015年起对戴庄村开展田间调查,监测数据显示,戴庄村夏季水稻田田间栖息生存的小动物物种数,从2015年的127种上升至2023年的145种,而常规稻田里的小动物物种仅有27种。

在戴庄村的和嘉坞生态家庭农场,一垄垄有机蔬菜长势旺盛。农场主王程在赵亚夫的帮助与指导下,以生物多样性农业理念改良土壤。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和休养生息,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微生物日益丰富,农场中的昆虫、鸟类逐渐增多,产出的蔬菜品质也越来越好。“我们目前采用的是会员制销售模式,实行订单式生产。有相当一部分会员来自南京,有机蔬菜上午发往南京,当日就能上消费者的餐桌。”王程说。

激活乡村振兴多维动能

句容市天王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善文介绍,戴庄生物多样性研学基地里一期工程是3个馆,刚刚开放的是生物多样性展示馆,研学馆、教学馆正在建设中,其中教学馆由原来老小学修缮改建而成。基地占地面积12亩,预计每年可以吸引5000人次参加研学活动,为推动农业与农村资源、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撑。

“生物多样性农业并非孤立地保护‘孤岛’,而是乡村发展的强劲引擎。”姚伟超的心中有一本清晰的经济账:村集体收入已突破 500 万元,2024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万元,比15年前常规栽培时的收入高出6倍。戴庄村已从茅山老区的贫困村华丽转身,成为江苏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

在坚持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戴庄村积极探索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通过建设生态型高标准现代化农田,采用现代化、智能化的节能设备,以及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作物、畜禽及各类天敌等物种创造更适宜的生存条件。

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并践行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赵亚夫认为,绿色、生态的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力,把几乎要消亡的农业自然生产力重新恢复并大幅提高,这是农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的新质生产力。戴庄村正在探索的生物多样性农业,通过大幅度提高绿色、生态的农业自然生产力,有望实现环境安全与粮食安全双赢,为乡村振兴开辟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新路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当机器人走进养老院,翻身、陪护... 5月21日,以“智能科技·重塑康养未来”为主题的具身智能康养机器人协同发展启动会,在徐汇区乐龄汇养老...
NBA东决G1 | 哈利伯顿神... 北京时间今天(22日),NBA季后赛东部决赛G1展开争夺,尼克斯坐镇主场迎战步行者,两队此前分别淘汰...
2025年不良资产行业聚会、专... 来源:不良资产头条火栗网是中国领先的教育与交流平台。自2018年创立至今,每年都为行业内机构和从业者...
针对网络“黑嘴”伤企乱象,中央... 专项行动聚焦网络“黑嘴”伤企乱象,重点整治四类突出问题:恶意抹黑诋毁攻击企业问题;对企业进行敲诈勒索...
上海知名演员传来喜讯!网友:以... 转自:上观新闻近日“雪姨”王琳以55岁非职业选手身份,参加2025年英国黑池舞蹈节师生组比赛并斩获第...
住宅老旧电梯更新,面向社会公开...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5月22日,市场监管总局起草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有关工作的通知(征...
卓胜微董事长参加《民营经济促进... 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为民营企业注入强劲发展动能。作为江苏民营企业的...
两名以色列驻美使馆工作人员遭枪...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记者获悉,当地时间5月21日晚...
陕西拟新增一所本科高校! 转自:西安发布5月22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拟同意设置陕西农林职业技术...
冠轈控股(01872)拟收购A... 冠轈控股(01872)发布公告,于2025年5月22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BetaTech Inves...
“抗血清第一股”有望诞生?江西... 在生物医药这条持续增长的赛道中,抗血清作为公共卫生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长期被市场低估,隐匿于主流关注...
老乡组队偷渡“挣大钱”?广西警... 视频来源:通讯员 苏沿源5月18日,防城港边境管理支队江山边境派出所破获一起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案...
跌停开盘,002040,昨日上... 高位股需谨慎。今天(5月22日)早盘,A股各主要指数小幅低开,截至上午收盘,上证指数基本收平,近期频...
行政执法监督典型案例:人工智能... 数字赋能规范涉企检查。5月22日,司法部发布第三批行政执法监督典型案例。澎湃新闻注意到,前述案例从多...
新闻发布“绘”丨4大板块20场... 转自:廊坊发布编辑:高海红
大面积涨停!这一概念爆发! 军工股再度走强。 5月22日,上证指数早盘低开0.17%,随后震荡走强一度翻红,10:30左右,该指...
贵州大方县接连发生山体滑坡,中...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今天(5月22日),贵州省大方县长石镇和果瓦乡分别发生了两起山体滑坡,造成人员被...
东阿阿胶:重点聚焦梅花鹿产业和... 5月22日,东阿阿胶(000423)发布公告,2025年5月20日公司召开了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
小米YU7内饰曝光 配天际屏全... 5月21日,小米汽车发布全新纯电SUV车型YU7的内饰。相比SU7,YU7在前方风挡玻璃下增加“远端...
中信金融资产首次披露盘活融创董... 来源:不良资产头条 | 不良资产头条、中信金融资产5月21日,中信金融资产宣布:原融创旗下董家渡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