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民营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法治保障体系建设迎来历史性突破。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步入“法治护航”的全新阶段。作为深耕实体产业的民营企业家,在深入研习这部法律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里程碑意义。
民营经济促进法作为我国首部聚焦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首次以立法形式确立“两个毫不动摇”原则,将党中央关于民营经济平等对待、公平保护的政策要求转化为刚性法律规范。回望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民营经济从“草根经济”成长为“半壁江山”,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这部法律将新时代党和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政策体系化、法治化,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不仅固化了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践成果,更将我国民营经济法治建设推向新高度,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体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不仅是制度保障的升级,更是信心提振的宣言。法律通过确立平等保护原则、明晰经营主体权利、强化权益保障机制,为企业安心经营提供“法治定心丸”,让民营企业家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把民营经济发展好”的坚定决心,有效提振长期投资信心,为企业扎根实业、专注创新提供了更大舞台。法律在鼓励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明确要求民营企业加强合规建设、融入国家战略、履行社会责任,形成“权利与义务统一、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法治导向。作为经营主体,民营企业家既要善用法律赋予的发展机遇,更应主动肩负法治建设主体责任,努力实现企业成长与法治建设同频共振。
民营经济促进法对企业合规经营作出系统性规定,要求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内部监督、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这既是法治化市场环境的外在要求,更是民营企业迈向成熟阶段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集团持续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相关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为企业合规建设提供了更科学的指引。一方面,企业家须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合规审查嵌入重大决策全流程,构建“制度+流程+技术”的风险防控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全员法治教育、培育“依法治企、合规经营”的企业文化,将法治思维融入企业基因。集团将以法律实施为新起点,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实现法治保障与企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民营经济促进法提出,要注重规范引导,民营经济组织应当围绕国家工作大局,在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科技创新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贡献力量。多年来,集团始终秉承“为国创业、为民造福”的价值观,满怀创业和报国激情,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累计缴纳税金1600多亿元,拉动城镇就业50余万人,把纺织和铝业两大产业发展成为世界知名产业集群,发起成立“士平公益基金会”,累计向社会捐赠11亿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集团将以法律实施为契机,肩负“走在前、挑大梁”使命,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从“政策引导”迈向“法治引领”的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魏桥创业集团将以法律为纲,坚守实业初心,勇担创新使命,在深度参与国家战略中拓展发展空间,在强化合规管理中筑牢发展根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