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夏子航)“不管在什么时候,人的健康最为重要,眼科行业、健康行业在发展进程中可能会有起伏,但永远是朝阳产业,值得用长期主义精神来深耕。”在5月20日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表示。
一年一度,爱尔眼科的年度股东大会是其管理层与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交流的大会。5月20日这一天,爱尔眼科现场收到了近百位投资者的二三十页提问,其中,“接班人”是谁、是否考虑赴港上市、后续如何实现新发展等成为了热门话题。
“一直以来,爱尔眼科的发展依靠内生增长、对外并购双轮驱动,内生为主,并购为辅,经过十多年发展,产业并购基金模式基本完成了历史使命,但还有众多现有医院待持续培育、进一步提升,内生增长有着巨大发展空间。同时,眼科行业的国际化之路更是一片星辰大海。”陈邦说。
谈“接班人”:“爱尔眼科肯定不是家族式企业”
读到关于爱尔眼科“接班人”这个问题时,陈邦先是看了看自己,他60岁了;再看向了一旁的总裁李力,他俩同年,肩并肩创业已经走过了数十年;好在,陈邦左手边,坐着相对年轻的博士——董秘吴士君。
陈邦打趣说,“我们管理层身体还很好,也很有干劲、闯劲,同时有创新精神。当然,爱尔眼科肯定不是家族式企业,一定会选最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来担任未来的董事长和总裁,我们正在考虑这事,这是一项五年、十年的长期规划。”
说完这话,陈邦笑着望向李力说,“总裁也同意吧?”
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
不止于此,爱尔眼科同时在大力培养业务团队、医生团队等关键岗位的“接班人”。“我们要保持经营管理干部队伍、医疗及学术带头人的专业化、年轻化,选拔更注重敬业精神、奉献精神、责任心与使命感。”陈邦说。
不久前发布的2024年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爱尔眼科构建涵盖经营管理培训、医疗管理培训、核心医疗人才培训的人才梯队培训体系,旨在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和战略人才的专业能力,进而引领团队稳步前行,为集团的蓬勃发展积蓄力量。该年度,集团共计开展战略性培训项目25期,参与员工736人,其中核心医疗人才培训234人次,核心管理人才培训502人次。
具体来看,在经营管理培训方面,爱尔眼科推出了“岳麓计划”“E计划”“湘江计划”“聚光计划”等,分别着眼于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医院CEO、眼科经营管理储备干部、省区及医院中层干部等。
“暂无H股上市打算,现有医院还有大幅提升空间”
在政策“暖风”下,自2024年12月起,A股上市公司启动“A+H”股上市的队伍加速壮大,多家A股公司官宣筹划发行H股,推动“业务+资本”联动的全球化战略布局。
“眼下赴港上市很火热,但我们暂无H股上市打算。一方面,我们现金流不错,筹资能力很强,银行贷款授信充足且低息,海外投资也很顺畅;另一方面,短期暂无心仪的海外收购标的,等未来时机成熟,再综合考虑。”在股东大会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陈邦回应称。
实际上,爱尔眼科暂未考虑赴港上市,可能亦有眼下估值相对较低的原因。“目前海外标的较贵,随着我们估值和市值提升,相信海外并购也将有更多可能性。”陈邦透露。
目前,爱尔眼科海外业务收入占比10%-15%,未来有望进一步突破。2024年,爱尔眼科利用现有海外平台在其所在地进行并购扩张,如2024年欧洲子公司收购英国Optimax集团,从而进军英国眼科市场。截至2024年12月末,爱尔眼科在境外已布局163家眼科中心及诊所。
爱尔眼科管理层在股东大会上回答投资者提问
眼下,爱尔眼科的重心更多在“苦练内功”上,“现阶段的重要事情就是发展好业务,大部分现有基层医院的业务基数还很低,尚有很大发展空间。”陈邦说。
近年来,爱尔眼科持续推进实施“1+8+N”战略布局和国际化战略。以建设世界一流眼科医学中心为目标,公司成立了长沙医学中心;募集资金建设的区域眼科中心上海爱尔、南宁爱尔已建成并结项,湖北爱尔、安徽爱尔、沈阳爱尔、贵州爱尔已建成营业,北京爱尔英智正在建设中;通过收购87家医疗机构,进一步完善基层医院网络,同时加大眼科门诊/诊所的投资力度。
截至2024年12月末,爱尔眼科境内医院352家,门诊部229家。同时,产业并购基金旗下还有众多医院及门诊部。
“我们的省会-地市-县域各级医院/诊所不同业态的医疗服务网络已趋成熟。”陈邦表示,在“1+8”等中心医院带动下,“N”等基层医院有着更大发展空间,“下一步,我们将放缓新增县域医院,重点把地级市和存量县域医院做大做强,同时加速拓展眼科门诊部,高效推进下沉与深入。”
“我们有的相邻两省区域市场,资源相同,同时起步,一个省有4亿元年营收,另一个省却很快达到了8亿元年营收;我们有的成熟基层医院年营收过亿甚至更多,有的新孵化的基层医院年营收仅一两千万元级别。未来,仍然大有可为。”陈邦表示。
陈邦透露,今年,爱尔眼科成立了组织变革领导小组,“未来组织变革的目标就是要更有效率,更有战斗力,根据各省区、医院的发展情况,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打破职能壁垒,实现以快带慢、以强带弱,优化组织结构、管理层级、决策机制与流程,让各区域医院加速发展。”
“眼科行业回暖了”
“去年下半年确实比较艰难,今年一季度开始回暖了。”在股东大会上,爱尔眼科总裁李力说。
在爱尔眼科看来,医疗行业需求有其刚性属性,随着国家各项稳增长政策落地,经济逐步回暖,国内需求不断提振,眼科行业需求将随之上升。
“更重要的是,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公司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蓄势、发力、改革、创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持续提升。今年以来,我们不断提升医院服务水平,推出新的术式,加快‘AI+眼科’融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较好的业绩增速。”李力表示。
在此前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爱尔眼科称,今年以来,眼科行业显现积极信号,屈光业务呈现量价齐升局面,爱尔品牌影响力日益提高,整体情况稳中向好,各项战略目标稳步推进。
据介绍,2024年,爱尔眼科陆续推出全光塑、全飞秒4.0等升级术式,目前,新术式按计划推广,接受程度得到验证,屈光手术平均客单价稳步提升。今年,爱尔眼科已推出全飞秒Pro,并有望推出ICL V5晶体等,进一步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
“今年的创新举措会逐步显现成效,所有的变革与创新都是为了巩固提升存量市场,率先进入增量市场,持续扩大总量市场,让新技术、新服务满足更多患者的新期待、新需求。”5月20日,爱尔眼科董秘吴士君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爱尔更坚韧了、更健康了”
上市十六年,爱尔眼科营业收入从2009年的6.06亿元连年增长至2024年的209.83亿元,增长34.63倍,年化复合增速26.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2009年的0.92亿元连年增长至2024年的35.56亿元,增长38.65倍,年化复合增速27.54%。
“之前,我们都是高速增长,2024年业绩增速首次降到个位数。”爱尔眼科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刘多元说。
数据显示,2024年,爱尔眼科实现营业收入209.83亿元,同比增长3.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56亿元,同比增长5.87%。
在陈邦看来,企业经历高速发展后,也要换挡再出发。为此,爱尔眼科定下了“新十年”战略,寻求新的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爱尔眼科逐步走出了新曲线。2025年一季度,爱尔眼科实现营业收入60.26亿元,同比增长15.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16.71%;扣非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25.78%,营收和净利均呈现双位数增长。
爱尔眼科2024年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的相关诊疗信息
近些年来,爱尔眼科一度经历了不小的医患纠纷和舆情风波。“医疗行业是特殊行业,爱尔眼科去年接待门诊量1694万人次,手术量129万例,任何地方出现万分之一的问题,就是大问题。”陈邦说,爱尔眼科在危机下推动“刀刃向内”改革,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为核心,持续“强身健体”,不断完善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各项业务指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规范性越来越好。我们遇到过波折,熬过了冬天,如今更坚韧了,更健康了。”
关于未来,陈邦说,民营经济发展正迎来新的春风,眼科行业需求正不断扩大,“在眼科行业里,爱尔眼科相对来说有规模、技术、团队及国际化优势,同时既有危机感、更有进取心,相信我们自己一年会比一年好,也争取比行业整体做得更好。”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一篇:北京“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多点开花
下一篇: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