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央广网】;
编者按:维护消费者权益,守护消费安全。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新消费时代保驾护航。
近日,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接到南京郭先生的投诉,一家宣传语为“除了感情不修,啥都修”,并在官网显著位置标识“正规家庭维修”的家庭维修服务平台,在精准测漏服务中,却打碎了自家7块地板砖才找到真正的漏点。而这7块地砖的相关维修费用,平台拒绝赔偿。
“精准测漏服务”称换1块砖就行
结果拆7块砖才找到漏点
据郭先生介绍,他家住南京市鼓楼区天正湖滨小区,今年的2月5日,楼下邻居厨房顶漏水,判断为楼上水管有漏点所致,于是找到了他。但郭先生家的水管都埋在地砖下,所以不知道哪里漏水。那时刚过完春节,很多维修店面还没开门,于是,他只能先关闭了家里的总水阀,以保证楼下邻居厨房顶不再漏水。
2月6日,郭先生在这家家庭维修服务平台下了单,服务内容是“精准测漏”。当天,平台安排一位任姓维修人员上门服务,施工作业前,维修人员申明,精准测漏是用仪器检测,能准确找到漏水点,因此较贵。只要拆一块砖就行,但是,他们不负责地砖修复。郭先生告诉记者,考虑到精准测漏效率高,换一块砖就可以,对家里影响较小,所以价格高点他也接受了。
服务订单详情(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商定价格后,维修人员开始作业。经判断,维修人员打开第一块地砖,说是测出这地方的“三通”漏水。但当场打压试漏后,发现三通不漏水。第一次精准测漏宣告失败。
郭先生说,第一次测漏失败后,任姓维修人员叫来另一位师傅一起作业,经判断是旁边的第二块地砖下有漏点,后来因为时间问题,当天作业结束。
第二天中午,两名维修人员一起上门,继续拆第二块地砖,然而进展并不顺利。郭先生告诉记者:“在拆第二块地砖时,维修人员误把热水管及一根埋地线打破了,修复后还是没有找到漏水点。于是继续拆附近的第三块砖,拆第三块砖时又把不漏水的水管打破了,修复水管后打压试漏,漏点又找错了。”
第一块地砖、第二块地砖作业后(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经过再次检测,维修人员认为可能另一个三通漏水,于是开始拆除第四块地砖,结果另一个三通被打破,修复后检测发现还不是漏水点,接着又开始检测,准备拆除第五块地砖,后因时间太晚中途停止作业。
至此,经过两天时间,维修人员拆了5块地砖,打破了原本完好的两处三通、两处水管、一处地线,仍未找到漏水点。此时,郭先生提醒维修人:“你们能不能请个会的师傅来,不能把客厅全拆了吧。”
五块地砖被拆开后的客厅(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第三天,任姓维修人员上门作业,继续拆第五块地砖,但是,又误将入户水管打破,修复水管后又继续作业,最终在第七块地砖下找到了漏点,进行了修复。
精准测漏却拆了7块地砖,尽管最终找到了漏点,但郭先生对于该项服务很不满意,便没有支付该笔订单的费用。“我当面告诉维修人员我要投诉索赔。然后,维修人员连堵漏王也没有用,卫生也不打扫,下楼扬长而去。”
拆7块砖后发现漏点(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平台拒赔
多产生的维修费用谁承担?
为了不影响生活,郭先生买了7块地砖,共计280元,并在该平台下单了瓷砖修补服务,对客厅进行了恢复,这次服务,郭先生支付了平台瓷砖修补服务费1739元。
“精准测漏却拆了7块地砖,导致后面瓷砖修补的材料和施工费都增加了。平台不能只收钱,不管施工质量及用户感受。”郭先生认为,因服务不合格,平台应免除精准测漏的服务费,并退还因精准测漏服务不合格引发维修行为产生的多余费用。
郭先生向记者介绍作业情况(央广网记者 王锡斐 摄)精准测漏没想到测哪哪不漏,维修作业居然成了搞破坏,郭先生满肚子委屈。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在向该平台提交投诉,又补充了图片资料及说明,并一再催办的情况下,一个多月后的3月12日,平台才开始处理这起投诉。
“后来,我接到平台的回复电话,打电话的人对我的投诉内容都不清楚。经交流后,对方认为,精准测漏订单已经帮我修好了漏点,也没有收钱,这就可以了。”对于第二笔订单产生的额外费用是否由平台承担,郭先生和平台未达成一致意见。但平台处理结果却显示:处理完毕。
几经周折后,郭先生向该家庭维修服务平台公司注册地,重庆市12315消费者投诉平台反映了自己遭遇,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有了反馈:“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现因企业已明确表示无法达成调解协议,故依据《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四项之规定终止调解。”
律师说法:
平台和维修人员应共同承担责任
5月12日,记者致电该家庭维修服务平台,了解具体处理情况,对方表示不清楚具体情况,会联系具体处理专员进行反馈,截至发稿前,记者未收到相关回复。
针对郭先生的投诉情况,记者采访了上海市海华永泰(南京)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彭源浩,他说:“该投诉中涉及业主与施工方产生的财产损失部分属于侵权责任纠纷,平台和施工方与业主之间还存在服务合同关系,进而引发的合同纠纷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问题。”
从侵权纠纷的角度来看,施工方和平台表明是精准测漏,因无法做到精准找到发生漏水的位置,致使业主的房屋遭受破坏,这一损失的发生和施工方无法精准找到漏水点,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的错误宣传具有因果关系,业主有权拒绝支付不合格服务产生的费用。对于业主的损失,应当由平台和维修者两方,按照各自的过错比例承担。
从合同纠纷的角度来看,业主与施工方、电子服务平台产生的服务合同已经履行完毕,虽然施工方和电子服务平台具有向业主主张支付服务费用的权利,但施工产生的违约责任,即使没有合同约定,因施工不符合要求,业主方也可以主张减少价款或要求两方承担由违约责任产生的损失。
对于平台“修好漏点没收钱就行”的回复,彭律师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对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该平台作为电子商务平台,应当做到审核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确定经营者提供服务的效果,对经营者的服务进行监督并在发生矛盾纠纷时参与问题解决,积极处理平台内经营者提供服务给业主造成的财产损失。
最后,彭律师还提醒消费者,一旦遇到类似情况,消费者要收集好电子商务平台以及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明显问题的证据材料,便于后续维权。如调解不能达成协议,还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记者:王锡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