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正成为连接中国核心资产与国际资本的"价值发现平台"
香港资本市场正迎来新一轮IPO热潮。
Wind数据显示,近一年港股IPO募资总额达1450亿港元,同比激增2.7倍。宁德时代(03750.HK)、美的集团(00300.HK)募资额领跑,首发募资额排名前十的IPO,多来自内地,合计贡献了75%的融资规模。
第一财经注意到,“A+H”双资本市场平台成为龙头企业全球化布局的关键跳板。恒瑞医药即将挂牌,三花智控、蓝思科技等产业链巨头紧随其后。
市场热度背后,是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重新定价。港元汇率持续走强触发香港金管局千亿注资,南下资金加速涌入,而宁德时代等标杆企业的“赚钱效应”更形成强力示范。
业内人士指出,在美元弱势周期与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港股正成为连接中国核心资产与国际资本的“价值发现平台”,一场围绕“中国机会”的资产重估大戏已然开启。
前十大IPO贡献75%募资额
香港IPO市场持续火热。记者据Wind数据梳理,截至5月21日,过去12个月共有76只新股上市,首发募集资金累计约1450亿港元,同比增长超2.7倍。
进入2025年,港股IPO进一步加速。今年以来,共有23家公司赴港上市,首发募资额累计达到653亿港元,已超过2024年前三季度募资额。
港股上市热潮主要由来自内地的大型IPO项目推动。第一财经据Wind数据梳理,近一年来,首发募资额排名前十的IPO多为内地企业,合计募资达1086亿港元,对当期募资总额贡献率达到75%。
其中,宁德时代、美的集团募资规模居前,首发募集资金分别为410亿港元、356.66亿港元,成为2024年以及2025年截至目前的“募资王”。地平线机器人-W(09660.HK)、顺丰控股(06936.HK)、华润饮料(02460.HK)位于第二梯队,首发募资额均在50亿港元以上,分别为60.87亿港元、58.31亿港元、57.74亿港元。
第三梯队IPO企业,首发募资额在20亿~40亿港元,多为近期市场热门的消费类企业。Wind数据显示,蜜雪集团(02097.HK)、赤峰黄金(06693.HK)、毛戈平(01318.HK)、南山铝业国际(02610.HK)、古茗(01364.HK)首发募集资金分别为39.73亿港元、32.45亿港元、26.88亿港元、23.79亿港元、20.30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打新的“赚钱效应”也在不断加强。近一年港股IPO募资规模最大的前十家公司,上市首日多数收涨。其中,毛戈平、蜜雪集团上市首日分别上涨76.51%、43.21%。宁德时代、美的集团、地平线机器人-W也均上涨。
产业链龙头企业排队上市
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变化,对企业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应对当前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中国企业加速“出海”,建立全球产地布局是规避风险的重要方式。A股多家公司都公布了发行H股计划,“A+H”双资本市场平台的构建将助力企业实现全球突破战略。
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600276.SH)在5月19日提前结束认购,23日将正式以“01276”为股票代码在港上市,公司计划在本次IPO中发行2.24亿股H股,以招股价区间顶部的每股44.05港元计算,通过本次发行最多募集98.90亿港元。恒瑞医药方面对第一财经表示,相对稳健的定价策略有助于吸引投资者并确保募资的顺利进行,同时有助于避免上市后股价出现剧烈波动。
家电产业链、消费电子产业链、汽车产业链的主要龙头企业,都在加速完善海外基地布局,在香港募集资金成为关键助力因素。
美的集团上市后,空调零部件供应商三花智控(002050.SZ)于1月15日向港交所递交了首次公开发行H股的申请。三花智控表示,为进一步推进公司国际化战略、提升公司国际形象及综合竞争力,拟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募集资金拟用于全球技术研发及扩大产品组合、扩建及新建国内外工厂和加强公司数字化运营效率,以及补充营运资金等。
“全球化布局增强了公司对贸易政策变动风险的抵抗能力。”苹果产业链企业蓝思科技(300433.SZ)近期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蓝思科技负责人表示,在中国香港上市的工作进展顺利,主要是为了扩大全球业务布局(越南、泰国、墨西哥等地),增强全球交付能力,更好地服务客户,使得客户群更加多元化,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进一步巩固公司的领先地位。
除了A+H以外,A拆H上市也是一种资本运作方式:歌尔股份(002241.SZ)表示,2024年9月13日,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分拆所属子公司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歌尔微电子”)至港交所主板上市,歌尔股份拥有歌尔微电子已发行股本的约83.40%。歌尔微电子表示,赴港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巩固公司在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行业的领导地位,抓住智能终端市场的变革机遇,扩大业务范围,提高市场份额。
宁德时代之后,汽车产业链企业也争相赴港上市:4月1日,赛力斯(601127.SH)公告称,为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高综合竞争力,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将充分考虑现有股东利益和境内外资本市场情况,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发行上市。
2月28日,奇瑞汽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奇瑞汽车表示,将港股IPO募集资金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进一步扩大产品组合、研发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以提升核心技术能力、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提升其生产设施以及用于营运资金补充。
资金持续涌入港股
在内地产业链龙头企业借力港股加快全球布局的同时,业内人士认为,美元转弱导致资金涌入香港市场买入中国资产。
5月6日,香港金管局在市场卖出605.43亿港元。此前,金管局已在5月3日、5日分别向市场注资465.39亿港元和95.32亿港元,累计注资达1166.14亿港元。金管局发言人表示,近期港元偏强主要由于股票投资相关的港元需求增加,支撑港元汇价,金管局将继续密切留意市场动态,确保港元市场有序运作。
博大资本行政总裁温天纳认为,美元霸权受到挑战,美元弱势比较明显,资金流向其他货币,而港元又触及强方保证,资金流入和美元转弱持续反映了投资者对港元和港股的信心,这是一种资金回暖的正面信号;此外,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也让投资者更多关注正在加速全球布局的中国企业。
恒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一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美元出现贬值趋势,试图借此来促进美国自身贸易逆差的减少;港股其实是以美元计价的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资产重估的情况下,港股的热度还将持续,这是全球估值最低的一个市场,包括越来越多优质公司会在港股上市。
宁德时代等上市企业带来的“赚钱效应”加速了资金涌入,而国内企业也抓紧机会吸纳这些资金。
港股100研究中心顾问余丰慧表示,宁德时代等企业在港股市场上获得了高额的募资以及投资者的热烈反响,会激励更多A股上市公司加快其H股上市的步伐。尤其是对于那些寻求国际资本支持、希望扩大全球市场份额的企业来说,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使其成为一个理想的筹资平台。
桓睿天泽总经理莫小城认为,宁德时代等企业赴港上市,不仅是企业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更是中国核心资产走向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信号,是价值投资全球定价体系重塑的前奏。港股是优质中国资产国际化的桥梁,越来越多企业通过港股这个平台,拓展海外市场,链接国际资金,接轨全球估值体系,港股正逐步成为中国资产价值发现的核心平台。对长期投资者而言,这是全球资本开始重新评估“中国机会”的重要节点。
近年来,香港监管层也正不断优化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流程。
5月6日,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发布联合公告,宣布正式推出“科企专线”,以进一步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去年12月19日,港交所建议,降低A+H股发行人在港上市的最低H股数门槛至发售股份占该等A+H股发行人同一类别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总数至少10%;或相关H股于上市时有至少为30亿港元的预期市值,并由公众人士持有。
奶酪基金投资经理潘俊表示,年初以来南下资金加速涌入,港股强势反弹。虽然美国关税政策一度造成港股市场剧烈震荡,但不改港股向上趋势:一方面,香港监管层一直在推动A股赴港上市的进程,积极缩短IPO审批流程;另一方面,A股行业龙头公司把全球化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把出海作为新的增长曲线,通过赴港上市进一步推进国际化进程,不但有效解决融资需求,更有利于全球品牌宣传和海外市场拓展。近期宁德时代等企业在港成功上市已形成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