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现在我带领大家共同重温伟大的长征路线……”
5月21日,锡林浩特市第七小学通过开展第三届家长节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深入了解学校国防教育和书香校园特色办学模式,深化家校沟通合作,为家长提供互相交流、经验分享的平台。
在校红领巾讲解员标准而动听的国家通用语言讲解中,1至6年级140余名家长代表对学校以少年军校特色为载体,深化家校协同育人理念有了进一步了解。而教学楼内打造的古色古香的传统文化长廊和诗词文化长廊更是从细微处,让家长直观感受到学校对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用心。
5月21日,重温长征路线。
“我认为让孩子从小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关乎学生个人发展,也是时代需求。孩子未来求学、就业、参与全国性社会活动时,流利标准的普通话不仅能消除沟通壁垒,还能为他们拓宽发展空间,帮助他们无障碍融入主流社会。”一年级学生家长格西格德力格尔说。
5月21日,旗语操展示。
近年来,锡林浩特市第七小学以“书香校园”建设为抓手,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建设工作。通过家校联动构建起“点、线、面”工作体系,并逐步形成以经典诵读铸底蕴,借美育创新拓路径的双线发展格局。2022年3月,该校自主研发分级古诗文库,涵盖200余篇经典篇目,并启动金字塔型考核体系,即“小豆丁考一级”闯关赛、“诗文小状元”挑战赛等创新赛事。截至目前,一级通过率达95%,二级达80%,累计评选出“诗文小状元”30余名,形成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诵读评价体系。
“我们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语言文字赛事,作为学校的红领巾讲解员,我更是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让每一次的讲解都标准流利、准确无误,和同学们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六年级学生张新悦说。
5月21日,学生作品展示。
2023年起,锡林浩特市第七小学将文学积淀融入美育教学,目前已开展“我的第一本古诗文绘本”绘制、“诗画千年”主题创作、“云端”主题创作、“阅签山”书签设计四大特色活动。同时,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诗歌朗诵会、经典篇目展演等系列活动,使校园处处浸染书香,让学生在经典中浸润素养,在美育实践中涵养品格,实现“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的教育理念。
5月21日,校军乐团演奏。
下一步,该校将继续深挖传统教育资源,创新育人模式,使校园成为滋养生命成长的文化沃土。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朱媛丽
新闻编辑:莎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