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花开月圆逢小满,缘定情长共百年。
在5月21日这个充满爱心的日子里,铜川花月荟迎来了全市首届非遗与婚俗改革集体婚礼。
20对新人身着传统中式礼服,在极具仪式感的传统婚俗礼仪中携手步入婚姻殿堂,许下相伴一生的美好誓言。
这既是一场穿越古今的风雅之约,更是铜川市推进婚俗改革、倡树文明新风的生动实践。
中式浪漫传承千年礼俗
中式婚礼强调的是“三书六礼”的传统礼制。
早晨6点半,参加集体婚礼的新娘们开始在花月荟花容月貌汉服馆化妆。这过程中还有“开脸礼”“上头礼”,礼过之后,专业妆造师开始为新娘梳髻戴冠。妆造师介绍,这其中每一步都辅以古代闺阁礼仪。
与此同时,新郎也在束发加冠、佩礼器,整装待发。
告祖、巡游、跨火盆、却扇礼、沃盥礼……在一项项充满美好寓意的传统礼俗中,参加集体婚礼的新人完成了难忘的人生仪式。
婚礼还邀请了金婚夫妇为新人们寄语。来自铜煤小区的71岁老人王永进深情地说:“回首和老伴一路走来的半个世纪,始终相互陪伴、不离不弃,这一路的酸甜苦辣,就是婚姻最真实的模样。”
“我一直崇尚中式婚礼,刚好市上组织了这次集体婚礼,虽然花了一早上时间,但一项项把各个礼节做完之后,我真的体会到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的责任担当,金婚代表给我们的寄语我也会牢牢记住,以后要经营好自己的小家。”新人杨先生说道。
非遗体验坚定文化自信
婚礼过程中,新人们在花月荟手工工坊体验了剪纸,剪出了“龙凤呈祥”“莲生贵子”“喜”字等,展示了漆扇、簪花、香囊等,并与宾客互动。这些手工制作的非遗作品可用于装饰新人们的中式婚书,也可用作婚礼的嘉宾礼品。
“这样的中式婚礼太有意义了,独出心裁,别具一格。希望以后年年有,我要给我儿子报名参加。”现场观看的游客刘女士激动地说。
全市首届婚俗改革集体婚礼为什么选择了花月荟这个场地?
铜川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工作人员介绍,依托新区社会事业局婚姻登记处公益服务资源,以及功能布局完善的标准化建设,结合花月荟古风建筑群与非遗文化特色,以“传统礼仪+现代服务”为创新融合点,经过筹备团队精心选址,最终确定在铜川花月荟举办集体婚礼。
花月荟文旅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莉娜介绍,作为此次集体婚礼的承办方,花月荟很荣幸让全市人民见证了非遗文化加持下的中式婚礼。花月荟最独特的地方在于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铜川千年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致力于运用技艺展示、文艺表演、文创开发等多种形式全面呈现和展示铜川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婚俗改革倡树文明新风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从小家庭组建的那一刻起就为其树立正确的示范,能够传承良好的社会风气。
现场为新人颁发“非遗传承婚俗改革新人证书”环节,铜川市民政局二级调研员封长潮说:“今日这场婚礼,以“三书六礼”替代了物质攀比,以“共牢合卺”诠释了相濡以沫。”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一些不良的婚俗习惯也随之而来,如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这些现象不仅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向来重视婚姻家庭,重拾传统婚俗精华,为现代婚姻注入契合时代的文明基因。这种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既延续了文化根脉,又让婚姻在当代焕发新生,让婚姻回归到“以爱为基、以礼为则、以家为根”的本真模样,体现了对婚姻家庭的重视与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铜川市民政局向全市青年发出倡议:让我们以传统为魂、以简约为美,共同绘就“婚事新办、喜事简办”的文明画卷。让婚姻始于“爱”,让婚礼归于“礼”,让每一段婚姻都成为传承良好家风的起点,弘扬健康文明的婚俗改革新风。(刘晓帆 董唯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