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5月2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小满)有关情况。
全国31省均已开通“12356”心理援助热线
5月21日是小满,小满时节,气温升高,易使人心情烦燥、焦虑,需注意养心安神,调节情志。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杨金瑞表示,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均已开通运行“12356”心理援助热线,为群众提供方便可及、优质高效的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大家可按需拨打。
为何民间有“小满不吃生冷”说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医师袁盈:小满节气,天气现在逐渐变得炎热,大自然界的阳气升腾,天人相应。到了人身体上,阳气属于升散状态,所以阳气就易损易耗。加上入夏以后雨水渐多,湿度增加,湿是阴邪,也容易损伤阳气,这个时候如果进食很多寒凉的食物,就会损伤人体的脾阳,导致脾胃的运化功能就失常了,所以容易出现像腹痛、腹泻,还有饮食功能不好、食欲不振等等症状。特别是老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就更应该注意了。所以民间就有了“小满不吃生冷”这样的说法。
民间又有“小满见三鲜”的说法
民间又有“小满见三鲜”的说法。这个“三鲜”指的就是像苦菜、苦瓜、苦菊这一类的清热解暑的应季蔬菜。尤其是平时很容易上火的人群,小满时节可以多吃一些养阴润燥的食材,比如说像冬瓜、西瓜,还有荸荠、藕、绿豆、菊花、银耳汤之类的,兼具清热利湿或者清热生津作用的食物都是可以的。
小满节气阳气很容易损伤,所以寒凉食物要适度,特别是平时脾胃虚寒的人群,要注意保护脾胃的阳气,可以多进食像薏苡仁、莲子、茯苓、白扁豆、山药这一类的食物,可以健脾、益气、祛湿,如果进食海鲜这些寒凉食物,还要注意一些搭配,比如加一些蒜末、姜末、胡椒粉之类的,可以节制寒性,来保护脾胃阳气。平时还可以喝一些苏叶或者陈皮水,起到健脾温中化痰的作用。
失眠多梦如何调养心神?
袁盈:中医认为,平息亢奋的阳气和滋补耗损的阴津是保证睡眠质量的两个很重要的方面。要保持心情舒畅,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规律作息,以调养心神。
如果是睡眠质量不高,夜间梦特别多,白天又特别疲乏疲倦,注意力很难集中,就可以多揉一下手上阴心经,阴心经起于胸中,从腋下的极泉穴到指段的少冲穴,一共9个穴位,用手逐个按揉它。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一些食补的方法,可用莲子30g、百合30g、远志9g、3到5枚红枣,适量冰糖,用清水煮开以后,小火慢炖30分钟,此方剂可以起到健脾养心安神的作用。当然糖尿病患者不适合应用冰糖。
如果你感到心烦意乱,常常有口舌生疮,小便又是色黄的,往往是心肝火比较旺了,这样的人群常常会在凌晨三四点钟早醒,可以用淡竹叶10克、莲心3克、炒酸枣仁15克,煮水代茶饮以清心安神。
近期部分国家和地区新冠疫情小幅上升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近期西非、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东欧、西南欧和西亚部分国家新冠疫情呈上升趋势。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安志杰介绍,确实如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近期部分国家和地区新冠疫情呈小幅上升趋势,但疾病的临床严重性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在此,建议大家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一是当前出国旅行的比较多,请大家合理安排时间,及时、提前了解注意目的地疾病流行情况。长途旅行长时间乘坐密闭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等)时,建议佩戴口罩,特别是老年人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二是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卫生,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眼、鼻、口。
三是低龄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较弱人群,建议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疫苗。家人要及时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出现发热、咳嗽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及时就诊就医。
最后建议公众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身体免疫力。
如何既吃得营养,又能保持健康体重?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于康:保持健康体重,也就是把BMI,体脂率和腰围保持在合理的水平,这是维护健康、降低多种慢性疾病风险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像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部分恶性肿瘤的这些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享受营养美味和维持健康体重之间并不矛盾,对大多数朋友而言,建议从改变一些小的生活习惯开始,就能收到大的效果,包括每日进食要规律,定时定量,同时养成每餐七分饱,尽量避免暴饮暴食和情绪化进食,少吃精致的主食和甜食,保证粗粮、全谷物的比例,同时建议增加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增加水产品,细嚼慢咽,避免进食速度过快,建议每餐进食时间在20分钟以上。
保持吃动平衡,如果有一餐吃的量大了,可以增加运动,或者下一餐减少进食量,来保持能量的平衡。
当然,对自己体重的变化,要保持一定的敏感性。特别是每周测量体重,有条件的也可以每日监测。如果发现体重在短的时间内出现比较大或者比较快的变化时,要及时寻找原因,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医生和营养师的帮助。
夏季将至,水果、冷饮这些含糖的食物摄入会增多,建议每天的新鲜水果摄入量保持在200到350克之间为宜。注意,果汁是不能替代新鲜水果的,同时也尽量不喝或者少喝含糖的饮料。
不吃晚饭就能减肥?
于康:减重的关键是摄入的能量小于消耗的能量,也就是说要使能量“入不敷出”。如果说在少吃的同时,保持每日三餐的规律进食,更有利于维持整个胃肠道合理的节律,更有利于保持肠道菌群的正常状态,也更有利于保持血糖平稳。不吃晚饭,会造成和下一餐间隔时间过长,有人在下一餐的时候出现很明显的饥饿感,所以可能会出现一些报复性进食。还有一些人晚上不吃饭,夜间会出现低血糖反应,这些都对健康不利。晚餐要保持少量、清淡、易消化的原则。
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控制或者降低能量摄入的同时,应该保证包括像蛋白质、微量营养素等其他多种营养素摄入的均衡,甚至在某些时候,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因为在减脂肪的同时,要保持、维护正常的肌肉组织,一味地少吃造成营养素的失衡,实际上容易导致肌肉的流失,对健康是不利的。
减肥期间可以偶尔吃“放纵餐”?
关于所谓的“放纵餐”,不提倡在减肥期间吃“放纵餐”,因为“放纵餐”一吃,有可能导致本来顺畅的减重过程中断,甚至出现前功尽弃。当然,如果有的时候一餐确实不可避免的多吃了,也不用太纠结,可以在下一餐减少进食量,或者是增加餐后运动,来保持一个能量的平衡。
易胖体质喝凉水都长肉?
于康:“喝水都胖”这种说法,其实并没有科学道理。关于“天生易胖体质”,更多是体现了肥胖的遗传背景。肥胖其实是遗传背景和后天生活方式之间交互作用的一个结果。即使存在着遗传背景,存在着肥胖的家族史,如果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一个合理的膳食和适宜的运动,也会降低肥胖发生的风险。
百日咳病例主要是儿童,成年人不需要来预防?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安志杰: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染性强,各年龄均可发病,没有接种疫苗的婴幼儿发病风险最高,而且年龄越小,重症和死亡风险越高。
青少年和成人百日咳,因为症状相对较轻,容易被忽视,但是作为传染源,可能会传染给身边的儿童。绝大部分的婴儿病例,在发病前往往在家庭成员中都有咳嗽的患者。因此,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出现咳嗽症状,特别是持续咳嗽的症状,都应尽早就诊,如确诊是百日咳,尽量避免接触孕妇和婴儿。
目前,全国百日咳疫情平稳,报告病例数较去年同期下降了80%以上。但是家长仍应警惕,适龄儿童要及时、全程接种百白破疫苗。此外,日常开窗通风,咳嗽、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掩住口鼻,也有助于预防百日咳。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要做好日常的清洁通风,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缺课登记制度,若学生出现咳嗽,特别是持续性咳嗽等症状,应密切关注、尽早就医。
如何理解“夏三月,夜卧早起”
袁盈:“夜卧早起”是强调夏季作息应顺应自然规律,适当调整睡眠时间。
夏天,可以适当晚睡,因为要夜卧,但是也不宜过晚,是有度的,一般在晚上11点之前,也就是子时之前入睡是比较好的。所谓的早起,就是早上随着太阳升起,人体肺气也在宣发,在早上6点左右起来,稍微适当地活动一下,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
睡好两觉,胜过补药?
“两觉”是夜间睡眠和午间的小憩,老百姓也叫“子午觉”,夏天白天比较长,除了确保夜间也就是子时高质量睡眠以外,白天午间也要有一些小睡,午间是放在11点到下午1点之间,也就是“午时”。这是手少阴心经的主令,这个时候睡觉有利于调养心神,时间可以控制在20分钟左右,不必过长,以免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
要想睡好两觉,一是保持规律作息,每天尽量保持在同一时间就寝与起床,不要熬夜;二是睡眠环境要尽量安静、遮光等等。三是尽量放松身心,避免睡前过饱或者过饥,因为胃和才能卧安。
聚焦
中国健康水平位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5月19日至27日,第七十八届世界卫生大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表示,中国积极致力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成健康中国,在实施健康中国的战略当中,推出了18项具体行动。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巨大成就,2024年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9岁,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健康水平位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工人日报客户端《乐健康》第616期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工人日报记者姬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