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凉拌粉,半城烟火气。英雄城的小巷深处,或是繁华街角的米粉店,承载着古老豫章的历史人文气息。
近年来,“周真真”“万方圆”“吴姐拌粉”等为代表的南昌米粉现象级网红品牌强势崛起,成为创新与融合的生动实践、连接情感的文化载体。而热闹的互动场景和红火的消费体验,更彰显出南昌文旅发展的澎湃活力。
□洪观新闻记者 徐蕾 文/图
一碗粉吃出归属感
南昌人的清晨,是被一碗拌粉唤醒的。5月20日7:30,在周真真粉面实验中学总店,人声鼎沸,里里外外都是“嗦”粉的食客。在外卖台前,记者看到几十份已经打包好的米粉按照序号依次排列摆放,等待外卖骑手前来取餐。
“早上是工作日客流最好的时候,平时客人都是周边居民,节假日则全天都很火爆,五成以上客人是外地游客。”门店经理满头大汗,一边忙着招呼客人,一边和记者聊着。
南昌民俗专家梅联华介绍,江西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好米产好粉。口感爽滑柔韧的南昌米粉,加上精心调制的酱汁、新鲜的辣椒、醇香的麻油等配料,搅拌均匀后,那股子鲜辣的滋味,就如同南昌人的性格一般,热情直爽。在街头巷尾的米粉小店,常常能看到南昌人熟练地搅拌米粉,然后大快朵颐,开启充满活力的一天。
走进西湖区慧园街1号的“老三院”粉店,老板徐荣生正在厨房忙活。为确保米粉爽口劲道,店里大小事他都亲力亲为。“地道的南昌味!”聂先生是南昌拌粉的忠实粉丝,从自己到儿子,再到孙子孙女,一家三代都是店里的常客。
“一天不吃米粉,总感觉缺点什么。”小李是一名穿梭在西湖区的外卖小哥,今年是他送外卖的第五个年头,“送外卖送得最多的也是南昌拌粉。”对他来说,一碗拌粉,不仅让他“送”出了幸福好生活,吃拌粉也是不可或缺的日常。
南昌拌粉,也是南昌人的一碗乡愁。对于在深圳工作的黄俊杰来说,简直垂涎三尺、牵肠挂肚。他告诉记者,每到年关,心里就念叨家乡的米粉,假期回家第一站,就是楼下从小吃到大的粉店,“一口下去,特别满足,心里有一种归属感,那就是家的味道。”
美味的南昌米粉,也推动了味蕾经济的蓬勃发展。“五一”期间,网红南昌以美食撬动消费新引擎,全城的特色餐厅座无虚席。而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南昌米粉,“周真真”“万方圆”“吴姐拌粉”“老三院”等知名餐饮品牌门店更是排起长队,不少食客特意在假期首日赶来,只为品尝这心心念念的美食。据周真真粉面品牌负责人涂君介绍, 5月1日当天,全国各地游客热情高涨,周真真南昌各大门店米粉销量高达12000份,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每到周末或节假日,不乏有从外地坐高铁专程来品尝的顾客,有一位空姐每次飞南昌都会提前预订十几份,落地后打包带走。”
一碗粉“嗦”出生意经
在中国五万亿餐饮市场中,“粉、面”约占10%的市场份额。米粉不光品类认知度高,而且产品多样性强,具备庞大的消费基础,在快餐赛道里优势明显。普普通通一碗拌粉,孕育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据江西省餐饮烹饪饭店行业协会米粉专委会统计数据,江西是全国米粉销量最大的省份之一,年产量达全国十分之一,年产值约20亿元。而南昌一天就要消费100吨鲜湿米粉,米粉店有7105家。不仅如此,南昌拌粉如今已在法国巴黎、美国洛杉矶成功落户,食客遍布全球。
2015年,周真真创始人杨真和周文盘下了红谷滩新区实验学校旁的一家店面,起初经营快餐、炒菜。2016年,转型主打周真真拌粉。凭借爽滑鲜辣的米粉,借助南昌食客的口碑传播,2017年周真真迅速走红网络。如今,周真真门店已覆盖18个省80个市,在意大利、美国、新加坡等地设有分店,拥有300多家连锁店。
2018年10月1日,万方圆开出了第一家拌粉瓦罐汤店,完成了从小龙虾档口到食品公司再到拌粉瓦罐汤店的产业链完善升级。2019年,南昌籍女星刘涛的一条微博,将“万方圆”这个品牌带入大众视野。流量,让一家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店创下一天10万元的营业额。目前万方圆全国门店已超400多家,遍布全国15个省、59座城市,每天卖出米粉超10万份。
2020年到2025年,是南昌米粉品类高速增长的五年。“老三院”“老金记”“老桂家”“吴姐拌粉”等本地拌粉品牌也接连开了多家连锁店。
作为南昌米粉界的后起之秀,2022年7月,吴姐拌粉首店在玉兰路开业。今年62岁的吴建红一家三代都是从事拌粉工艺制作,她从小在米粉店长大,10多岁便在粉店里帮忙。1990年正式继承家族拌粉制作工艺,推出了特色吴氏拌粉,目前以直营和联营的模式在全国已经开设门店120家。
打开全国米粉TOP100品牌排行榜,“周真真”“万方圆”“吴姐拌粉”作为本土企业位列其中。李大叔南昌拌粉、子固路拌粉、老街儿南昌拌粉等在外地成长起来的南昌拌粉品牌也进入榜单,并在全国均有上百家门店。当下,南昌的米粉赛道不断有新品牌涌现。而在行业渠道上,则呈现堂食和外卖双渠道经营的现象。餐饮定位传播专家贺华平告诉记者,以周真真为例,经营外卖与堂食,销售比例接近5:5,单店单月最高可卖出上万单。此外,南昌的米粉品牌连锁“米粉+小吃”打法非常灵活,具备快餐消费场景,还附带休闲餐的属性。在产品端,以南昌拌粉搭配特色瓦罐汤的结构,增强品类的休闲餐属性。
从市井烟火到产业矩阵,南昌米粉经济的跃迁印证了南昌饮食文化的创新与自信,更是一方水土迈向现代化的生动注脚。
一碗粉带火一座城
“到南昌,就是为了‘嗦’粉的!”“南昌‘嗦’粉攻略”……在社交平台上,输入关键词“南昌拌粉”就能获得大量和南昌拌粉有关的旅游攻略。从一碗3元的基础南昌拌粉到20元左右的全频道拌粉,不同体量、风味各异的南昌拌粉美食遍布英雄城。
跟着味蕾去旅行,是当下的文旅新风尚。记者在位于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的南昌大饭店门口,看到天南海北的食客“嗦”粉又拍照。“很多粉店都有自家独门秘方,味道很好,这次排队吃到了网红门店,也算不虚此行。”来自河北的游客刘丽娜为了这一口,她惦记了很久,“去年来过一次南昌,对这家店的味道念念不忘。”
近年来,我市着力延长南昌拌粉产业链,深挖南昌米粉人文历史,将拌粉品牌连锁店与各类景区景点串联,其中安义米粉小镇、中华米粉美食街等新型文旅项目让南昌米粉更“圈粉”。
走进安义米粉小镇,游客们不仅能品尝到非遗美食的独特风味,还能深入探究安义米粉文化的渊源、变迁、发展。更难得的是,这里提供了亲自动手体验古代制粉工艺的机会,让人们亲身感受米粉制作技艺的魅力与乐趣,尽情享受秀美乡村带来的宁静与惬意。
步入中国米粉时尚第一街——中华米粉美食街,一栋栋晚清风格的阁楼,每栋楼都配有不同地域的米粉招牌,南昌米粉、上饶汤粉、湖南常德米粉、四川绵阳米粉……富有特色的米粉标识与古香古色的建筑融为一体, 融合“乡音、乡情、乡味”,吸引各地游客“打卡”留念,一街“吃遍天下粉”。
而每年最令产业界期待的,则是永久落户南昌的中国米粉节。连续三届中国米粉节的举办,不仅让中国米粉味聚南昌,还不断拉长米粉产业链条,推进现代农业、加工包装、餐饮服务、技艺技法、电子商务、快递物流、文化旅游等全产业链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天下米粉看江西,江西米粉看南昌”的品牌形象。南昌还借助国际龙舟赛、南昌马拉松、明星演唱会等大型文体赛事活动,推出“娱乐+运动+美食”特色旅游产品,实现美食、文化、体育等多产业的深度融合,让市民游客在“动感”与“美味”中感受英雄城的热辣活力。
在快门声与咀嚼声中,传统文化找到了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在以美食为引领的文旅产业赛道上,南昌拌粉也将从文化引领、产业融合、科技赋能、品牌延伸四个维度,探索出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美食文旅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