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5月21日讯(记者 万凌云 通讯员 汪杏珍 景骁轶) 5月20日,一个特别有爱的日子。当天上午8时,镇江市中医院手术室的无影灯下,一场跨越语言的生命守护悄然展开。聋哑患者邱先生在医护团队手写的30余张沟通卡片指引下,顺利接受并完成了左锁骨骨折手术。
这场特殊的手术,用笔尖与医学的温情,共同书写了“520”的特殊注解。
“输液时手背会感觉有点疼,不用紧张”“别担心,手术过程中我会一直在您身边”......手术床上邱先生接过护士递来的沟通提示卡,紧绷的眉头渐渐舒展。
对话
“麻醉过程中有任何不适,请指给我看”……这是麻醉科团队为他量身定制的沟通方案,精准预判了医疗环节的沟通需求,甚至细化了“握拳力度代表疼痛等级”的反馈机制。
主刀医生、该院骨伤科主任姚宏明介绍,术前手术团队通过患者家属了解到,这名患者虽无法言语,却可通过文字交流,于是立即启动“无障碍手术预案”。期间,麻醉医师颜军用红、蓝两色笔标注麻醉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卡片对话
巡回护士侯凡展示了当时的沟通记录本,上面写满医生提示患者的文字:“现在会感觉手臂发麻吗?”“请深呼吸三次”“如果疼痛请握一下我的手”……字里行间,展现出专业与温情。
在520这个浪漫的日子里,该院手术团队用一种别样的方式诠释“爱的表达”。当邱先生在提示卡上写下“谢谢你们”时,正在监测生命体征麻醉师颜军说:“医疗的本质就是双向奔赴的信任。”
手术
手术室走廊的电子钟显示09:48,随着姚宏明主任完成最后一枚螺钉的固定,这场持续两小时的“静默手术”圆满成功。透过玻璃窗,苏醒中的邱先生正与护士进行笔谈,手术间的时钟仿佛将温馨定格在了这一刻。
手术室的心电监护仪规律的作响着,在这曲无声的生命协奏曲里,白色宣纸上的墨迹、监护屏幕的波形、无影灯下的剪影共同谱写着医者仁心的深层密码。在“520”这个被爱意包裹的日子,手术室的绿衣战士们用横竖撇捺编织出超越言语的生命纽带——当冰冷的医疗器械与温热的笔墨相遇,我们见证了医学人文最动人的模样。
无疑,对患者邱先生来说,这是今年“520”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