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我家宝宝讲话嘟嘟囔囔,爷爷奶奶都说是大舌头,要剪一下就好了!”抱着10个月大的宝宝,新手妈妈何女士有些焦虑。何女士不是个例。在口腔科门诊,有不少家长和她一样认为孩子说话不利索是因为舌系带过短前来问诊。
处理“大舌头”又称“剪绊舌”,曾是过去几十年不少小孩的儿时记忆。如今“剪绊舌”还多吗?“剪绊舌”究竟是不是必须做的干预处理?
舌系带,是连接舌尖和口腔底部的组织,更形象一点说就是当舌头翘起后,可以看到舌头下面一根比较细的韧带。它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有足够的长度和弹性,以便舌头可以自由地移动和伸展。而所谓“绊舌”,则指的是老一辈对于舌系带异常短、厚或紧张,导致舌头运动受限的说法。
说话的“大舌头”、不清楚,只是家长们想要给孩子舌头剪一刀的原因之一。同为新手妈妈的徐女士最近也很疑惑:7个月大的女儿一直吃奶不顺利,当她在“宝妈群”与同伴们交流时,有“宝妈”认为可能是因为孩子的“绊舌”问题。
因为“大舌头”而剪一刀对于很多“80后”“90后”来说并不陌生。如今“剪绊舌”还多吗?南京市儿童医院口腔科主任龚爱秀直言,每天在该院舌系带修整术都要做至少3-5例,这样算下来一个月可能会有一两百个孩子“剪绊舌”。不仅在中国,曾有一项研究显示,从1997—2012年之间,美国的医院进行的舌系带松解手术增长了800%,达到12000多次。而在加拿大,2004~2013 年间,从 2004 年每1000名活产婴儿中有5例增加到2013年的每1000名活产婴儿中8.4例。
然而记者注意到,实际上舌系带修整术在近几年存在着不小的争议。舌系带究竟需不需要干预?有声音指出,目前国内尚无明确的共识。
在龚爱秀看来,如果确诊舌系带过短是否手术主要关乎伸舌时舌尖外形。舌系带过短的孩子当舌头伸到口腔外面,舌尖会呈一个“W”型。“所谓的舌系带短并不是多少厘米为标准,因为每个孩子都不太一样。有些孩子稍微有一点点短但也不影响发音咀嚼的功能,不太建议去做舌系带修整术,更不建议家长单纯为了舌的形状去做舌系带的修整术。”专家指出,舌系带过短并不会导致孩子说话迟,孩子什么时候学会说话跟舌系带尚没有确切的关系。另一方面,讲话不清楚也并不都和舌系带短相关。
“有些家长主诉就是小朋友讲话不清楚,其实这有很多原因,舌系带只是其中影响很小的因素。”龚爱秀直言,临床工作中也有发现在剪了舌系带之后,部分孩子说话并无改善,仍需经过训练才能慢慢纠正发音。“咽部闭合的功能,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小朋友本身发育的因素等都可能会影响发音。”
龚爱秀主任告诉记者,自从该院去年引进了激光辅助舌系带修整手术的技术,小朋友痛苦又少了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舌系带修整术的时间点也是学问。龚爱秀认为,有些孩子出生才不过一两个月,家长就因觉得孩子的舌系带看起来短,想要做舌系带修整术,其实有些为时过早。
另一方面,专家指出,对于过小的宝宝而言一般即使做了修整术也不能缝针,所以在操作时很难剪得彻底,“小宝宝的口底黏膜非常嫩,剪太深小朋友就容易出血,很难在局麻情况下缝得彻底。”龚爱秀建议,即使是确实影响到功能和外形的舌系带修整术也最好在一岁到一岁半左右,“小朋友在学说话之前,此时处理也不影响发音,家长切勿操之过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