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信邦智能(301112.SZ)通过并购重组快速切入汽车芯片赛道。
5月19日晚间,信邦智能发布重组预案,上市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无锡英迪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迪芯微”)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英迪芯微系国内领先的车规级数模混合信号芯片及方案供应商,本次交易完成后,信邦智能将在原有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装备或解决方案业务发展的同时切入汽车芯片领域。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通过投资并购的方式进入汽车芯片赛道的背后是,信邦智能近年来盈利能力持续下滑。2022年,信邦智能在创业板上市。2022年至2024年,信邦智能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净利润,下同)连续三年下降,整体降幅达94%。
本次交易中,英迪芯微2023年和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94亿元、5.8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42.76万元、-2899.12万元,剔除股份支付的影响后的净利润分别为6287.02万元、4641.35万元,整体盈利能力强于信邦智能。
不过,2024年,英迪芯微的研发费用及销售费用合计增长约为0.46亿元,导致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6.2%。
拟收购英迪芯微控股权
根据重组预案,信邦智能拟通过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英迪芯微控股权,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目前,本次交易相关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标的资产的评估值及交易价格尚未确定。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本次重组选择规模大、增速快且国产化率较低的汽车芯片赛道作为投资并购方向,是信邦智能在汽车领域寻求新质生产力、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
资料显示,英迪芯微主要从事数模混合芯片的研发、设计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汽车照明控制驱动芯片、汽车电机控制驱动芯片、汽车传感芯片、血糖仪芯片等,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汽车及医疗健康。
重组预案介绍,自2017年成立以来,英迪芯微聚焦汽车芯片的国产替代和技术创新,已成长为国内少有的具备车规级芯片规模化量产能力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在汽车芯片领域累计出货量已经超过2.5亿颗,2024年,其车规级芯片收入占比超过90%。
信邦智能与英迪芯微同属汽车产业链,信邦智能主要从事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相关的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及成套装备等的设计、研发、制造、集成和销售,下游应用覆盖汽车、航天航空、环保等领域。
信邦智能认为,本次交易完成后,双方将实现客户资源的交叉共享,尤其是上市公司长期积累的日系客户资源将有利于英迪芯微打开日系汽车芯片市场,同时信邦智能将利用其全球化的业务平台助推英迪芯微的出海进程,借助英迪芯微的车规级电机控制驱动芯片探索在机器人、自动化装备领域的核心电机控制驱动器的业务协同。
与此同时,英迪芯微将依托上市公司的融资平台和品牌效应,加大研发投入和吸引优秀人才,巩固在汽车芯片领域的先发优势,加快国产替代,实现高质量发展。
重组预案还披露,根据公开披露的营收数据测算,信邦智能预计在A股上市的车规级模拟及数模混合芯片供应商中排名第二,预计在A股上市的车规级数模混合芯片供应商中排名第一。
借重组改善资产质量
在当前政策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的背景下,信邦智能将借助本次重组改善资产质量,提升经营业绩。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IPO之前,2019年至2021年,信邦智能曾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21亿元、6.27亿元、5.17亿元,净利润8726.06万元、6954.18万元、8066.95万元,扣非净利润8509.97万元、6468.29万元、7405.58万元,出现波动。
2022年6月,信邦智能在创业板上市。上市首年,公司业绩开始出现下降。2022年至2024年,信邦智能分别实现净利润6506.1万元、4241.25万元、495.07万元,同比下降19.35%、34.81%、88.33%;扣非净利润5602.95万元、2328.37万元、488.69万元,同比下降24.34%、58.44%、79.01%,连续三年下降。若与上市前即2021年净利润相比,2024年信邦智能净利润规模整体下降约94%。
对于2024年业绩下滑,信邦智能表示,公司为拓展海外新能源客户,相关项目采用具有竞争力的定价策略;受客户调整工程内容、试生产计划影响,相关项目执行周期相对延长,项目实施成本有所增加,毛利率下降。同时,公司2023年收购的珠海景胜建设经营不达预期,出现亏损,公司对其计提商誉减值准备。此外,境内个别客户放缓生产、投资计划,公司汽车装备订单有所下降。
本次交易中,英迪芯微在汽车芯片领域深耕多年,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已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重组预案显示,2023年和2024年,英迪芯微营业收入分别为4.94亿元、5.8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42.76万元、-2899.12万元,剔除股份支付的影响后的净利润分别为6287.02万元、4641.35万元。
其中,2024年,英迪芯微的营业收入相比2023年保持稳健增长,毛利率水平保持基本稳定。为积极把握汽车芯片国产替代的机遇并巩固先发优势,英迪芯微持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投入、新工艺平台的迭代开发、新产品的客户导入,研发工程师团队及销售技术支持工程师团队(FAE)的人员规模逆势扩张,在管理费用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英迪芯微2024年的研发费用及销售费用(含FAE)合计增长约为0.46亿元,导致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的净利润有所下降,降幅约为26.2%。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