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富玲燕
通 讯 员 万诚业
连日来,在南湖区凤桥镇,金黄的油菜迎来收割季,饱满的油菜籽装满希望。与此同时,水稻育秧工作也如火如荼进行,承载着丰收期盼的嫩绿秧苗即将扎根田野,丰收与耕耘交织的农忙画卷徐徐展开。一黄一绿间,展现出的是凤桥镇农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动力与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
油菜飘香庆丰收
昨天,记者走进位于联丰村王祥里的嘉兴禾南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油菜种植基地,成片的油菜挺拔舒展,枝头挂满饱满紧实的油菜荚,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收割机开足马力,正有条不紊地穿梭作业,奏响了丰收的乐章。
伴随着阵阵轰鸣,油菜被迅速卷入收割机,历经收割、脱粒、分离等工序后,油菜籽从卸粮口源源不断地流出,随即被装车运走。“以前人工收割,不仅劳动强度大,一亩地得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现在机械化收割,一台机器一天就能完成60余亩,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大幅降低。”嘉兴禾南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华军表示,收割结束后,水稻种植工作将紧锣密鼓地展开。
嘉兴禾南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包王祥里200亩油菜田,较去年增加50亩。去年11月下旬开始种植油菜,主要品种是杂交油菜与浙油2146两大品种。“杂交品种是我们新尝试种植的,果实颗粒大且饱满,产量和出油率都会更高。”郑华军说,预计今年公司的油菜亩产相比去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收购价格基本与往年持平。
近年来,凤桥镇大力推广油菜种植,全镇油菜种植面积达1800余亩。“每逢春日,金灿灿的油菜花海吸引大批游客踏青打卡,带动农家乐、民宿等农旅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农业+旅游’的增收新路子。同时,聚焦油料作物经济价值,通过种植优质油菜品种,提升油菜籽产量与品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凤桥镇农业农村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秧苗吐绿筑丰年
除了油菜收割,当下也正值水稻育秧的关键期,在凤桥镇的田间地头,农民们争分夺秒开启育秧工作,为今年水稻丰产丰收筑牢根基。
走进位于凤桥镇星火村的嘉兴禾南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育秧基地,自动化播种流水线高效运转,工人们熟练地将种子、基质按科学配比投入机器。铺设营养土、精准播种、均匀覆土……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短短几分钟,排列整齐的秧盘便从流水线终端产出。
“这种现代化育秧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精准可控。”郑华军介绍,通过精确调控种子密度、土壤湿度和温度,培育出的秧苗健壮均匀,移栽大田后不仅能快速适应环境,还具备更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为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据悉,该公司今年计划机插秧1000亩,主推浙禾香2号、南粳16号两大优质品种,目前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育秧,预计6月初进行移栽。
近年来,凤桥镇将水稻种植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政策扶持与技术投入力度。眼下,全镇育秧工作正有序推进,预计在5月底前可全面完成育秧任务。今年,凤桥镇晚稻种植面积预计有2万多亩,较去年增加2000多亩,机插秧面积力争达到54%左右,为秋粮丰收筑牢根基。
“育秧是水稻种植的关键环节,秧苗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我们今年提前谋划,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储备,同时组织农技人员提供技术指导,确保育秧工作高质量推进。”凤桥镇农业农村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在嘉兴共赴浪漫!
下一篇:校园餐不可口,症结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