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杨钦朝 富玲燕 摄影记者 徐志达 通讯员 谢叶婷 诸 莉
本报讯 昨天一早,南湖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就热闹非凡,新人们手捧鲜花,在晨光中等待为爱情“盖章”。5月20日,这个因谐音“我爱你”而被赋予特殊意义的日子,正以最温柔的姿态迎接一场关于爱情的集体奔赴。
“选5月20日这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登记,是希望我们的婚姻有个浪漫的开始。”新人乔聪和焦玉玲排在队伍最前端。在他们身后,十多对情侣或十指紧扣细声交谈,或用手机记录下这个特别的日子。
“我们自愿结为夫妻……”在集体颁证仪式上,6对新人许下结婚誓言,金婚夫妇桂克昌、倪永菊身着情侣汉服,共同为新人们颁证。盛开的鲜花与新人指间的婚戒交相辉映,快门声此起彼伏,将这份甜蜜凝成永不褪色的影像。
“终于在这个浪漫的日子里领证啦!本来想落户嘉兴后再领证,现在顺序可以调换一下啦!”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施行后,不少在嘉兴打拼的年轻人选择就地领证。新人白瑞龙和黄秀丽均来自河南,谈及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他们难掩兴奋,“不用回老家奔波,在奋斗的城市直接领证,这个政策太暖心了!”
当南湖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的甜蜜氛围持续升温时,凤桥镇三星村的浪漫仪式感也在悄然酝酿。当天下午,“爱满南湖·甜蜜三星”南湖区婚俗文化活动在此举办。活动以“520”为浪漫符号,打造了一场兼具仪式感、文化味与幸福感的集体婚礼。
8对新人乘坐101路公交车婚车来到三星村家宴中心,在花童的引领下,沿着爱情台阶走向神圣的婚礼现场。在众人见证下,新人们集体宣誓,并交换象征永恒爱情的信物,将爱意牢牢系在对方心间。
婚姻,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长久的坚守。婚礼现场,金婚夫妻周梓良、朱慧英向新人们分享了爱情保鲜的秘籍。“这么多年,我们始终相互扶持、彼此包容、从不抱怨,在理解中携手同行,家务也共同承担。”朱慧英说。
为赓续婚俗文化根脉,弘扬新时代婚恋新风,活动还邀请民俗专家于能讲述了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江南婚俗文化的变迁,带大家感受婚俗文化的魅力。随后,一对新人代表上台,宣读新时代婚育理念倡议书,传递积极健康的婚恋观。
仪式最后,新人们携手放飞象征美好愿景的气球,并将这幸福瞬间定格成永恒。“这场集体婚礼给了我们满满的仪式感,看着气球飞向天空,感觉我们的爱情也跟着启航了。”来自黑龙江的张超与来自四川的刘晓会相恋4年,选择在嘉兴为彼此的爱情结出硕果。
“本次集体婚礼以倡导婚俗新风为核心,旨在引导青年群体践行婚事简办理念,摒弃铺张浪费的陈旧习俗。”南湖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华智慧表示,他们还计划在七夕节推出中老年金婚、银婚主题婚礼,进一步丰富婚俗文化活动内涵。
同样的浪漫也在嘉兴其他县(市、区)上演。
在鲜花墙领取一朵象征爱情的玫瑰花,并合影留念;将姓氏融入扇面,制作独一无二的纪念品;亲手拓印传统婚书,感受中华传统婚俗文化的魅力……在秀洲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众多新人收获满满仪式感。
平湖市为新人定制时光明信片,等老了翻出来看,还能记得现在心跳加速的样子;海盐县以蔬菜花束、传统农具布景,供新人拍照打卡;海宁市开展“结婚第一课”,为新人幸福生活保驾护航……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嘉兴整座城市都在为“爱”忙碌,关于爱的故事持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