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环球时报驻泰国特派记者 张矜若】“在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缓慢后,贸易不确定性为东盟经济发展前景增添了新的变数。”日本《日经亚洲评论》19日报道称,东南亚6大经济体中,有5个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放缓。与此同时,受当下关税贸易摩擦影响,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贸易导向型经济体下调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随着近年来越南、印尼等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进一步上升,外界普遍关注,贸易摩擦会给东南亚带来哪些影响?东盟国家又将如何应对?
一季度数据纷纷下跌
据泰国综合性新闻媒体khaosod报道,泰国2025年第一季度GDP增长3.1%,2024年第四季度GDP增长了3.3%,这表明增长势头持续但略有放缓。《日经亚洲评论》称,虽然泰国一季度出口增长12.3%,高于去年四季度的11.5%,但政府支出与私人消费疲软拖累整体增速。泰国长期受高家庭债务困扰,这抑制了购买力尤其是汽车消费。该机构在声明中表示:“耐用品支出延续上季度9.5%的降势继续下跌1.4%,其中汽车购买量下降2.0%,而上一季度降幅为21.2%。”
其他4个已公布季度GDP数据的地区国家同样呈现放缓态势。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印尼一季度经济增长4.87%,创下2021年三季度以来最低增速;马来西亚GDP增速从4.9%降至4.4%;新加坡初步数据由5%降至3.8%;越南从7.55%放缓至6.93%。唯一例外是菲律宾,受降息和低通胀推动,其增速从上一季度的5.3%微升至5.4%。“这凸显了全球不确定性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以及国内经济造成的影响”。《日经亚洲评论》报道说。
据报道,这些大多高度依赖出口的东南亚经济体,预计今年还将因美国关税政策而面临经济“逆风”。美国的关税将对一些国家造成严重打击,美国4月初宣布加征的关税税率为:越南46%,泰国36%,印度尼西亚32%,马来西亚24%,菲律宾17%,新加坡10%。
美国因素
“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直接冲击亚洲出口导向型经济体。”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廖淑萍2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在美国宣布加征关税后,市场处于高度不确定性之中,这影响了贸易进出口及与之相关的航运服务及跨境产业布局。
印尼W&P律师事务所网站16日称,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一旦生效,预计将对印尼制造业,尤其是鞋类和纺织行业产生重大影响。32%的关税将推高印尼商品在美售价,使其相较于美国本土产品及享受较低进口关税国家的商品丧失竞争力。有数据显示,印尼鞋服产业高度依赖美国市场,2024年该国服装和鞋类出口总量中,分别有超60%的服装和33%的鞋类销往美国。
“美国加征关税给越南企业带来许多潜在风险和重大挑战。”越通社日前报道称,2024年越南出口总额的29%以上流向美国,主要出口产品包括:电子产品、纺织品、鞋类、木材及木制品、海产品、机械设备等。
普华永道在一份报道中表示,一些企业原本在东南亚有产能扩建的计划,但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可能让这片具有成本优势的地区失去吸引力。
东盟国家能扛得住吗?
尽管各国正就关税问题与美国进行双边谈判,但部分东南亚国家已下调2025年增长预期。《日经亚洲评论》报道称,新加坡上月将年度增长预测区间从1%—3%下调至0%—2%。新加坡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说,贸易不确定性已导致企业暂缓投资计划,“投资放缓也将导致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减速”。
马来西亚央行上周五称今年经济增速将“略低于”早前4.5%—5.5%的预测区间。泰国NESDC周一将全年增长预期从2.3%—3.3%下调至1.3%—2.3%。经济学家与行业高管表示,美国关税将重创占泰国GDP超60%的出口,导致二季度经济表现低迷。
凯投宏观亚洲经济学家加雷思·莱瑟分析马来西亚的经济前景时说,该国短期内出口因企业抢在电子品专项关税实施前提前发货而激增,但晚些时候或将呈现走弱趋势。《日经亚洲评论》报道称,在美国公布关税政策后,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央行上月已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应对预期的经济“逆风”。马来西亚央行虽两年来维持3%基准利率不变,但莱瑟认为降息压力正在累积。
不过,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仍具备潜力。世界经济论坛官网1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通过投资基础设施、技能培训与创新生态,构建起强劲的数字经济。
廖淑萍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对于这些亚洲经济体而言,5月以来,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尼卢比、泰国泰铢等亚洲货币均出现较大幅度升值。未来其货币汇率和金融市场可能会随这些国家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开展而发生波动,需关注其对出口和流动性的冲击。另一方面,美国“对等关税”会迫使企业重新评估运营风险。在贸易谈判结果明朗之前,更多企业会倾向于多元化生产布局,降低对美依赖。这无疑将引发全球产业链的新一轮重塑。但总体而言,亚洲区域内产业互补性强、联系紧密,具有深厚的合作基础,亚洲在全球产业链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