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税务报
▲田志伟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首发经济涵盖了企业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首次设立研发中心,再到设立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发展首发经济对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本地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已有实践来看,首发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产业协同及配套设施完善等关键要素,财税支持政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谷子经济”指围绕二次元IP周边商品的消费文化和经济形态,“谷子”一词源于英文“Goods”的音译。预计2029年“谷子经济”市场规模将超3000亿元,相关的“首店”“首展”也是首发经济的重要板块。图为日本知名游戏公司世嘉(SEGA)的全球首家旗舰店于近日落户上海。
发展首发经济具有多维意义
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企业通过新型推介方式推出新产品、新服务,同时展示自身创新能力,提升品牌的市场认可度及影响力,从而吸引消费流量,释放消费者高质量需求,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培育新质生产力。首发经济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速产品业态升级。一家企业的技术革新,也将推动上下游企业的技术更新迭代,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
提升地区竞争力。一方面,首发经济不仅意味着单一产品或服务,其背后是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发展。首发经济有利于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各类资源集聚,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进一步提升地区竞争力。另一方面,首发品牌与地区文化融合将发挥更大经济价值,如上海武康路—安福路街区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众多时尚品牌的首店入驻,2023年全街区入驻企业实现税收超1亿元。
财税政策在首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引领技术创新。创新是首发经济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聚焦科技创新,各部门、各地方出台多项支持政策。在税收领域,包括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等政策有效激励企业创新发展;今年“首发上海3.0”版支持政策中,上海市政府对在本市举办的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消费品类展会,按照设计创新、发明专利等维度评价首发新品的创新情况,据此对参展商相关费用给予相应补贴。
促进产业协同。从研发到生产,从新品推广到完全市场化,首发经济发展需要完整的产业链作为支撑。不完整的产业链不利于产业协同,难以将单一的首发活动转化为规模化的首发经济。因此,丰富的产业资源是首发经济选址的重要考量因素。我国出台多项财税政策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一方面,支持科技创新财税政策帮助企业和行业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推进税收执法标准统一、税费征管服务规范、税收数据互联等,服务长三角等区域一体化发展,深化产业区域协同。
完善配套设施。配套服务、物流体系等基础设施是首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相关市场推广、市场研究、技术中介等专业服务机构既能支持企业发展首发经济,也能提升消费者对首发经济的认知程度,加快首发经济落地。完善的物流体系也可以更迅速地满足消费者即时需求,并拓宽消费空间,推动首发经济效应向外扩散。2024年“首发上海2.0”版支持政策中,上海市政府为支持构建首发经济专业服务生态圈,对专业机构组织开展的相关项目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
应着眼长远促进首发经济可持续发展
首发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形态,而非只顾首次效益的短期经济,如何将“尝鲜”消费变为“长线”消费是首发经济未来发展的关键。笔者认为,相关财税支持政策需立足当下亦着眼长远。
量质并行,打造可持续首发经济。发展可持续的首发经济,企业既要推陈出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也要提高产品质量,获得消费者信赖。在这方面,应依据企业首发活动投入的增量而非总量给予财税支持,以激励企业持续加大投入;对企业新推出的产品和服务按照质量进行评价,依据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利润情况给予相应的财税支持,以引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此外,可考虑对企业从事首发活动的专业人才培养费用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优化结构,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根据部分市场研究机构的统计,我国引进的全国首店中,近半数为零售业,以服饰与户外运动品类为主,其次为餐饮业。可见目前首发经济的业态结构仍较为单一,且缺乏服务业态、高科技业态等。因此,建议给予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业态更多的财税支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赋能首发经济业态结构进一步优化。
建立网络,促进区域间共同发展。当前,我国首发经济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杭州等一线、二线城市。这些城市经济发达,人才等资源较为丰富,为首发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但如果未来首发经济还仅局限于部分城市,既不利于拓宽消费市场,释放消费潜力,也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并可能加剧同质化竞争。因此,有必要建立首发经济发展网络,促进区域间共同发展。一方面,支持首发经济集中地与其周边地区共建首发经济园区,并给予该园区相应财政支持,促进首发经济资源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另一方面,各地应因地制宜发展首发经济,利用好各类支持政策及服务措施扶持本土品牌,培育与本地文化相融合的首发经济。
本文刊发于《中国税务报》2025年5月21日B1版,作者为田志伟、卓庭。
原标题:
着眼长远支持首发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税务报
编辑:张思佳
责任编辑:于燕 (010)6193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