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中等身材,皮肤不黑不白,不善言辞,咋一看,一介书生,文质彬彬,可他一到工地,一开口讲话,就项目建设进度和工程安全知识头头是道,一股认真劲儿,真是没啥可说的。
1988年4月出生的徐志刚是盐城市盐都区盐渎街道建设和生态环境办公室(建设)副主任,协助建设办主任管理街道境内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和建筑行业相关经济工作,扎口街道列市重大、列区“两重”和区城乡建设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同时负责重大项目手续代办。自2012年投身盐渎街道工作以来,徐志刚十余载如一日,扎根建设一线,以“服务者”之姿护航重大项目全周期,以“守护者”之责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累计推动48个重点项目落地生花。2022年被评为市重大项目审批帮办代办工作金牌代办专员,2021-2023年荣获区“优秀项目代办员”称号。
创新举措,隐患清零护平安。项目建设工地犹如战场,安全即生命。今年以来,徐志刚创新推行“三查三闭环”机制,带领团队对和光尘樾、丽柏酒店等8个项目工地开展“地毯式”排查,共排查出152处安全隐患,全部督促整改到位。特别是今年五一前夕,徐志刚放弃休息,顶烈日攀脚手架、钻基坑,连续排查2天发现36处隐患,以“钉钉子”精神督促整改,实现复查率、整改率“双百”目标。同事称他是“工地啄木鸟”,他笑说:“安全无小事,宁可听骂声,不能听哭声。”
攻坚克难,全程陪跑显担当。从蓝图到落成,徐志刚是项目建设的“加速器”。他负责推进30个“两重”和城乡建设重点项目,化身“人肉导航仪”,穿梭于资规、住建等部门,创新“预审预验”工作法,提前介入方案设计,并联推进图纸审查,推动施工许可办理提速半个月。龙盛装备制造作为拟列市调研项目,因传达室扩建和主入口改建影响进度,他主动对上协调规划方案和施工图纸变更,仅用3天就啃下“硬骨头”。企业负责人感慨:“他不是在工地,就是在为工地奔波的路上!”
靶向向心,精准施策保进度。面对考核“指挥棒”,徐志刚既是“分析师”更是“救火员”。他每天穿梭在各个项目现场,对于项目进度以及难点了然于胸,每月对标项目节点,他带着笔记本蹲守现场,用“问题清单”解剖麻雀:材料滞后?协调专班保供;施工受阻?优化工序穿插。国投西地块要挂牌出让,但地块中11根杆线迁移任务紧迫,他与同事主动对接市住建局、供电公司和施工单位,提出“分段实施”方案,硬是将进度追回10天。同事评价:“他总能把‘不可能’变成‘不,可能!’”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唯有日复一日的坚守。徐志刚以“螺丝钉”的韧劲扎根建设一线,用“老黄牛”的实干诠释党员本色。他的故事,写在工地扬尘的脚印里,藏在企业致谢的锦旗中,更印在盐渎街道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上。正如他常挂嘴边的那句话:“城市拔节生长,便是最好的勋章。”
通讯员吴彦萱 刘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