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岳奎 申逸群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作出明确部署,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要“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始终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只有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把全党9900多万名党员、517.6万个基层党组织牢固凝聚起来,进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伟力。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坚实依托,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的可靠保证。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各级党委(党组)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行动自觉,坚决清除一切妨碍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制约因素,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积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这艘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关键在党,关键是要把党建设好建设强。只有以改革精神建好强有力的领导“中枢”,才能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领域重大改革举措落实;只有用改革精神持续完善党的建设制度机制,才能不断提高管党治党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制度,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调动全党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带动形成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推进改革的生动局面。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对各级党委(党组)和党员、干部的思想水平、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各级党委(党组)提高思维能力,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中汲取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思想智慧,掌握改革本领,提高实战能力,从而成为改革的行家里手。
坚持以自我革命精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要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生机活力,必须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切入整饬作风,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反腐败斗争,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当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健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机制,推动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切实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保证党在执政中始终为人民用好权,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才能始终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新征程上,要时刻牢记只有更加自觉地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才能不断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只有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汇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最磅礴力量。要系统掌握和自觉运用科学方法论,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打下基础;要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全局高度,正确认识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谋篇布局,准确理解每项改革举措的指向和内涵,明确改革靶向,做到精准发力;要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明确各项改革的实施主体和相应责任,做到事责对应、各就其位;要持续完善改革督查和评价制度,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内容,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确保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