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游新闻报道,5月16日凌晨,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在Boss直聘网络平台上看到深圳某财务管理公司在招聘文员,于是联系了对方,结果对方直接回复“不行,太丑了”,相关帖子引发关注。当事人对记者表示没想到该公司这么回复,“气得说不出话来”。涉事公司负责人则表示,“下面人回的,不用管。”
将“形象气质佳”作为招聘硬性要求,甚至成为筛选简历的第一道门槛,这种做法显然误解了岗位的职责要求。按照惯常理解,公司文员的岗位核心能力,大致包括办公软件操作、文件整理、沟通协调等职业技能,而非外貌条件。该公司招聘员工以颜值筛人,在求职者询问岗位情况时,招聘人员直接回复“不行,太丑了”,不仅粗鲁无礼,还涉嫌职场外貌歧视。涉事公司负责人一句“下面人回的,不用管”的轻描淡写的解释,则进一步暴露了公司对求职者的不尊重。
职场不是选美场,能力才是“铁饭碗”。招聘员工以颜值筛人的做法,表明企业根本没把求职者当“劳动者”,而是当成了“观赏品”,如此傲慢和轻视的态度,在严重损害企业形象和信誉的同时,也违反了法律和职业道德。
尽管《就业促进法》未明确列举“外貌歧视”,但其中“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的规定中,一个“等”字表明了该条款具有开放性。
此番事件中,文员岗位本就无需具备优越的外貌条件,招聘公司却以相貌为由拒绝求职者,这已然构成职业歧视,侵犯了求职者的平等就业权和人格尊严权。
如此以颜值筛人的做法,还会对求职者造成极大心理伤害。求职者在找工作时已经面临巨大压力和不确定性,企业这种歧视性回复更是雪上加霜,或将严重折损求职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想怎么问就怎么问,想怎么答就怎么答”,之前就有企业因在招聘平台挖苦求职者而被封号。这种随意和任性,暴露出一些企业对求职者居高临下的恶劣态度,更令企业的价值观现了“丑”。
招聘环节是一家企业的门面,不仅可以展现良好的公司形象,也是传递企业用人理念、价值观等的重要窗口。能否及时给予投递简历的求职者反馈,能否专业又不失礼貌地结束与不适任求职者的对话,笔试面试过程中能否秉持基本的职场礼仪、给予求职者相应人文关怀……能否做好相关的招聘细节,关乎求职者感受,关乎招聘效率,更关乎企业的社会形象和长远发展。
在日益强调企业文化、职场体验的当下,求职者的权利意识在不断增强,社会对招聘不公的容忍度也在进一步降低。此番事件被关注和热议也再次说明,从招聘环节做起、在最大范围内尊重和礼遇应聘者,应成为更多企业的素养和共识,这也不失为其立口碑、树形象的一个良好契机。(工人日报-中工网 胡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