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曦
在安顺经开区,一场关于航空配套制造的产业变革正蓬勃上演。
随着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持续推进,作为核心区之一的安顺航空配套制造产业园,凭借精准的招商策略、优质的营商环境,实现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的跨越。
5月13日,记者走进贵州熠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厂房,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数十台数控机床高速运转,工人们全神贯注地操作设备,对航空零部件进行精细加工。作为贵州航空产业城的拓荒者,该公司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主要服务于航空制造和轨道交通领域。
“我们是第一家落户安顺航空配套制造产业园的公司,目前已建成3条精密生产线和一条工装生产线。”贵州熠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王兴华难掩自豪。自2023年落户以来,该公司始终以高品质产品和专业服务为核心竞争力,不仅新增激光跟踪仪等先进设备,新购置的2米三坐标检测设备也即将投入使用。凭借过硬实力,公司已成为众多航空企业合格供应商,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像贵州熠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优质企业,在安顺航空配套制造产业园并非个例。
如今,产业园内已有9家企业扎根发展,涵盖航空装备制造的多个环节。贵州捷宝航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武告诉记者,该公司于2024年8月入驻,目前订单饱和。“我们计划进一步投资,扩大厂房规模,增加人员和设备,持续在安顺深耕航空装备制造领域。”
安顺航空配套制造产业园的壮大,离不开安顺市和安顺经开区的全力推动。安顺市在招商引资、资金支持等方面制定系列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安顺经开区则充分发挥现有航空产业的基础优势,围绕航空装备制造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同时,还通过深入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企业在项目落地、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让企业能够放心投资、安心创业、顺心发展。
截至目前,安顺经开区已引进18个航天航空及配套产业项目,总投资17.62亿元。这些项目的落地,推动了“航空制造+服务+通航产业”全链条发展,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稳定性。从零部件制造到整机装配,从技术研发到售后服务,安顺经开区航空配套制造产业生态日益完善。
“下一步,安顺航空配套制造产业园将继续锚定航空产业发展目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企业入驻。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安顺开发区航空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