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数字政通通过电话会议形式接受了民生证券、博时基金、华夏基金等17家机构的调研,公司高级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邱鲁闽先生参与接待。以下为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的详细内容:
投资者关系活动关键信息
- 投资者活动关系类别:其他(电话会议)
- 时间:2025年5月16日
- 地点:电话会议调研
- 参与单位名称:民生证券、博时基金、华夏基金、创金合信、肇万资产、国富人寿、大成基金、益民基金、天弘基金、国寿安保基金、长安基金、鹏华基金、暖逸欣基金、上海人寿、工银瑞信、兴华基金、中大君悦投资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高级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邱鲁闽先生
《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政策解读与展望
- 政策框架与战略演进
- 立法进程突破:2024年《城市更新法(征求意见稿)》发布,明确“留改拆”比例控制原则及历史文化保护要求,立法速度超《城市管理法》。地方积极响应,深圳确立“老旧小区改造 + 工业上楼”双主线,广州出台审批指引,上海提出“一江一河”沿岸更新。
- 市场支撑与动力:2024年全国城市更新总投入超4.2万亿。一方面,存量资产低效问题突出,城镇存量建筑2000年前建成占比超35%,15%设施老化、功能缺失,工业用地容积率低;另一方面,政策红利释放,2025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1200亿元,较2024年增长20%,各地“一地一策”降低企业参与门槛,且居民对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配套需求升级,推动更新向服务升级延伸。
- 市场格局重构与特征
- 投资结构区域差异:一线城市以存量改造为主,65%资金用于老旧小区改造等;二线城市侧重产城融合。
- 参与主体角色转型:房企从开发转向运营,如华润、保利转型为城市运营服务商,部分民营房企转向轻资产运营;政府通过平台引导和搭建参与;科技企业竞争加剧,数字政通凭借数据沉淀和自主平台为城市更新赋能。
- 数字政通核心能力与战略布局
- 层次数据平台:打通政府部门数据壁垒,建设的数据平台应用于多地城市更新决策。
- AI模型 + 多终端矩阵:通过“人和”大模型与多终端手段结合,实现立体人工智能业务矩阵。
- 项目 + 运营双轮驱动:推行“项目 + 运营”模式,提供一揽子服务。
- 数据要素潜力:公司积累大量数据要素资源,关注数据要素变现潜力。
- 技术应用场景落地与深化:以生命线安全工程为例,数字政通在管线数据建库等5项任务领域深耕多年,为开封打造的运营管理服务平台成为住建部相关现场会重要部分,实现“项目 + 运营”现金流新模式,帮助客户解决项目诉求与申报专项债。
总体来看,城市更新已从单一基建工程演变为多元主体协同的生态系统,数字政通凭借自身优势在其中积极布局与转型。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