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5日,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代表结束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会谈。乌克兰方面称会谈“毫无成果”。
这次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直接谈判,难免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一开始两国总统出面喊话,俄总统普京提议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直接谈判,乌总统泽连斯基称将在土耳其“等候”普京,好像两人就要会面谈判一般。美国总统特朗普也说,自己有可能也要加入会谈。
资料图:当地时间2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白宫举行会谈。会谈过程中,双方爆发激烈争吵,泽连斯基提前离开白宫。图为特朗普与泽连斯基会谈现场。
但结果是,三个人的关系“过于拥挤”,所以其中两个都没去,就泽连斯基自己跑了一趟土耳其。而双方的谈判代表团除了达成交换战俘的协议,其他“啥也没谈成”。
为什么谈不成呢?
因为俄乌双方的愿望、立场差得太远。
从乌克兰的角度来看,三年的战事确实让举国上下疲惫不堪,想要凭借自身力量解除俄军对其部分领土的控制,也属于“白日做梦”。
但一方面,乌克兰自觉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乌军依托要塞化的城市建成区,足够阻滞俄军的攻势,可谓“驱俄不足,自保有余”;另一方面,乌克兰国内民意依旧十分反对“放弃领土”,这让乌政府很难满足俄罗斯让乌克兰放弃顿巴斯等四个地区和克里米亚的条件。
另外,乌克兰显然对俄罗斯缺乏信任。
在乌克兰政府看来,既然《明斯克协议》无法阻止2022年的特别军事行动,那怎么让他们相信下一份和平条约能阻止下一次的特别军事行动?
主张乌克兰实现联邦化的俄罗斯前总统办公厅副主任苏尔科夫已于2020年初下野,随后俄乌两国便向着危机升级而去,一发不可收拾。乌克兰很难指望如今的俄罗斯决策层,会缓和对乌态度。
乌克兰政府现在对谈判表现出一种开放态度,可能只是因为这是“背后金主的要求”罢了。这也体现了本次乌克兰危机中,乌克兰政府缺乏足够的自主性。
因为乌克兰的军事行动高度依赖西方援助,其和谈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西方国家的态度。数次反击战都无果而终,很大程度上也是西方国家援助不到位,导致乌克兰无法在战略窗口期内形成有效攻势。
对俄罗斯来说,目前战场上以消耗战为主,俄军作为进攻一方,要面对较高的伤亡。但俄罗斯毕竟“家大业大”,这种对峙形势对其相对有利。
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代表团在结束谈判时有底气高喊:“下次(乌克兰要放弃的)就是五个州了!”
俄罗斯同样可以看到,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西方不少积极援助乌克兰的政府败选下台,这让乌克兰的外交环境快速恶化。
而且,俄罗斯同样不信任乌克兰。在俄罗斯看来,乌克兰在2014年之后依靠西方军援,实现了再武装化,对俄军事威胁很大,这种形势令俄罗斯很难接受。
资料图:乌军士兵使用榴弹炮开火。如果仓促签下一份停火协议,谁能保证乌克兰不继续发展军事能力,威胁俄罗斯的安全呢?
从当前态势看,如果俄乌双方都没有实质性谈判意愿,且乌克兰仅仅是为了敷衍西方支持者,才作出愿意谈判的姿态,那么这种谈判难以取得任何实质成果,实乃意料之中的结果。
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俄乌双方可能还会侧重于在战场上赢得更多筹码,用战场形势倒逼对方产生和谈意愿。由此观之,距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停火止战,可能还需经历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