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论坛
5月17日,由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卫生健康局联合主办,宁波市第六医院承办的“科技志愿服务行・智慧骨科专项能力提升五地联动(宁波站)—— 关节外科专项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技术联动、资源共享、基层普惠”为目标,通过北京、杭州、宁波、烟台、徐州五地同步培训与全国直播的创新模式,全国百余家医院线上联动,其中宁波站活动吸引了近50家浙东骨科专科联盟医院100余名骨科专家到场观摩,超1.33万人次在线观看直播,实现优质医疗资源跨区域辐射。
前沿技术全景呈现,智能骨科沉浸式教学
活动聚焦智能手术导航、关节手术机器人、创新手术耗材、髋关节镜等国际前沿技术,通过“学术讲座+手术示教+实操培训”三位一体模式,构建沉浸式学习场景。活动共设人工关节机器人专题讲座、髋关节专题、膝关节专题三个版块,国内顶尖专家围绕《机器人辅助髋膝关节置换经验分享》《全膝机器人手术经验分享》《单髁机器人的临床应用》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专家团队现场演示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术等高端手术,以高清直播向全国百余家医院实时传递关键技术操作细节,同步开展“线上答疑”互动,线上线下参会医师积极参与讨论,实现“理论-实践-应用”全链条教学,助力基层医师快速掌握智能化诊疗技术,形成“多中心联动式”学习生态。
国家中心战略布局,技术传播突破地域限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唐佩福通过视频表示,本次通过连线开展的五地联动技术交流活动突破了地域限制,有利于五地不同优势技术的推广、联动、创新和共享。对国家骨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创新成果集中展示、推动前沿技术普惠基层、深度凝聚全国临床力量等方面都具有深远意义。中心执行主任王松俊指出,五地联动突破地理壁垒,通过“中心枢纽-区域节点-基层网络”三级架构,实现中心的技术优势与基层临床需求精准对接,形成“研究-转化-推广”闭环。
区域专科联盟深度联动,打造区域示范样本
宁波市第六医院院长王欣透露,未来,医院将积极发挥“全国首批智能骨科培训基地”作用,建成浙江省首家实现显微外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及创伤骨科四大领域智能化骨科机器人技术全覆盖的临床示范中心,通过一系列举措携手宁波、舟山、绍兴等地区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共同推动智能化技术普惠基层。宁波市第六医院党委书记励涛表示:“此次全国五地联动的活动,正是我们践行使命、推广前沿技术的重要契机。不仅为全国骨科领域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更推动了骨科诊疗智能化、精准化发展,标志着宁波在骨科医学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为骨科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宁波市第六医院是浙江省唯一三级甲等骨科专科医院,不仅是宁波市骨科与运动康复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浙东骨科区域专病中心、浙东骨科专科联盟牵头单位,而且是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核心单位。下一步,将依托国家骨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浙东区域为支点,充分发挥智能骨科技术应用的区域引领作用,深入开展智能骨科技术的临床推广与专业培训工作,助推智能骨科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助力“健康中国”战略下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享受高水平诊疗服务。
(宁波市第六医院 江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