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4月,多项经济指标同比增速较一季度有所加快,整体看,生产需求平稳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动能积聚成长,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4月份主要指标平稳较快增长,但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进一步稳固。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超市场预期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0.2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表现高于Wind统计的市场预期平均值0.9个百分点。
从增长面来看,4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同比增长,增长面超过八成。
付凌晖表示,“6.1%”的同比增速在去年以来的月度增速中是比较高的速度。今年以来,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有宏观政策效能持续释放,“两重”建设、“两新”政策激发内需潜力的拉动,也有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深入、创新发展动能增强的影响。
尤其是“工业转型升级持续”和“工业新动能不断壮大”两条腿走路。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从行业来看,4月份集成电路制造、光电子器件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21.3%和19%。从产品来看,4月份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60.7%和29.5%。
而工业新动能方面,4月份,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38.9%和61.8%。智能产品生产快速增长,4月份,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4.2%和29.3%,大幅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51.5%。
不过,付凌晖也强调,当前工业产品价格仍在低位运行,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不少困难。下阶段,要继续扩大国内需求,落实各项支持工业发展政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加快
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4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比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5月19日发布的数据则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零售额等指标1—4月的同比增速也均比一季度不同程度加快。
具体来看,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增速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
付凌晖表示,4月份,外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外贸压力加大。但是,我国外贸克服困难,保持了平稳增长,彰显出强大韧性和国际竞争力。下阶段,中美大幅降低关税,有利于双方贸易增长,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复苏。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严重冲击国际经贸秩序,制约全球经济增长。但国际合作共赢的大势不会改变,我国坚定扩大对外开放也不会改变,外贸多元化稳步推进,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持续显效,将继续支持外贸稳健发展。
对于国内消费市场,付凌晖表示,总的来看,今年以来政策效果继续显现,市场销售延续回升态势,但消费内生动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下阶段,要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继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更好释放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
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47024亿元,同比增长4.0%;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0%。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10%。对于固定资产投资,付凌晖认为,我国产业升级发展空间广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以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较好,创新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大。同时目前我国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加大社会民生领域的投入,也有利于投资的持续增长。重大区域战略也将对投资起到引领带动作用。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两个月下降
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降。1—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与上年同期持平。
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平稳增长,产业发展向好,新动能成长壮大,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等政策加力实施,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就业整体稳定。1—2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但随着春节以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增多,农民工外出务工继续增加,从今年以来和4月份的情况,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稳中有降。从重点群体来看,农民工和青年群体的调查失业率也有所下降。4月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7%,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不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连续两个月下降。
不过,付凌晖强调,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一方面青年群体就业压力较大,另一方面部分行业存在招工难问题。下阶段,在外部环境复杂变化,不确定因素较多的背景下,要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持续改善保持保障稳定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