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改革报
建衡实业是全国铝铁盐行业龙头企业,迄今已研发明矾、聚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铝铁盐系列30多个品种。 湖南衡阳松木经开区供图□ 王晓辉 黎和平 罗 彦
近年来,湖南衡阳松木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松木经开区”)支持鼓励现有企业原地倍增,全力推进产业集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以松木经开区为主要承载地的盐卤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了衡阳国家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从0到1”的重大历史突破;调区扩区成功获批,新增三类化工项目用地近3000亩,开启了园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五好”园区综合评价排名前进18位,迈入湖南省第一方阵;在化工行业整体下行的情况下,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逆势上扬、稳步增长,外商投资到位资金连续3年稳居衡阳市第一。
“成绩属于过去,今天的松木经开区仍需奋力赶超。2025年,松木经开区继续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改造升级传统产业、重点培育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不断提升产业的智造含量、创新含量、绿色含量,以产业蝶变激发园区发展新动能。”松木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黄含茂坚定地表示。
扩能升级:“原地倍增”结硕果
“原地倍增”可以用最少的土地资源、最小的财政投入、最快的建设速度,实现最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松木经开区大力支持现有企业新增投资、扩大生产,“原地倍增”示范企业达到9家,发展质效不断提升。
松木经开区已探明的岩盐资源储量达140亿吨,芒硝可利用资源储量达4.4亿吨,按现有开采规模,可持续利用数千年。松木经开区依托得天独厚的盐卤资源优势,引导企业在现有厂区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目前,建滔化工的烧碱节能改造、热电联产及配套热力管网、含盐废水年产60万吨工业盐、氢能综合利用、年产10万吨双氧水等项目已顺利投产,可向下游氟化工延伸的甲烷氯化物项目已试投产,向电子信息产业延伸的电子级石英砂项目、向精细化工延伸的五(三)氯化磷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上述项目全部达产后,可新增年产值22.28亿元。
土地、资金、用电、用工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要素。松木经开区通过盘活企业预留用地,解决企业用地难的问题;发挥“潇湘财银贷”的重要作用,破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采取网上招聘、集中招工、委托培养等办法,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对电力线路进行升级扩容,确保企业的用电需要,进一步坚定了企业在松木经开区投资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近年来,衡阳比亚迪在现有厂区内先后投资10多亿元,新建了车灯、后视镜、电机卷轴、传动轴等零配件项目,生产线从4条增加到60多条。产值从2021年的4000多万元增长到去年的32亿元,税收从2021年的几百万元增长到去年的1.02亿元。
聚链成群:产业集聚增效能
舒朗枝头秀色裁,一花引就百花开。近年来,松木经开区着力推动基础化工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以盐卤化工为主导产业,以新材料、新能源为特色产业的“一主一特”产业体系,湖南省“北石化、南盐化”发展战略中“南盐化”的主阵地地位持续巩固。
化工集群做精做强。以建滔化工为龙头,带动了恒光化工、力泓化工、盛亚化工等30多家下游企业的发展。其中,建滔化工是长江以南最大的氯碱化工企业、湖南省22个重点产业链企业之一,年产能规模达到135万吨,2024年实现产值36.9亿元。建衡实业是全国铝铁盐行业生产规模最大、工艺技术及制造装备最先进的龙头企业,也是亚洲最大的铝铁盐水处理剂生产基地。此外,晋宏化工二期、兴昱兴硫酸锌、年产2万吨七水硫酸锌等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年产4万吨润滑油冷调、年产2万吨钠钾盐等项目即将试生产。
新材料集群渐次成型。先后聚集了大合新材、恒缘新材、凌云特种材料等20多家企业,其中福邦新材年产24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一期已满负荷生产,正在推进40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改扩建项目工程,并积极筹备三期1万吨双氟磺酰亚胺锂扩产项目,整个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东氟新材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氟钛酸钾和氟硼酸钾国家标准制定企业,现已成为全球无机氟化盐小产品赛道的领跑者,氟钛酸钾全球占有量达到40%以上,氟锆酸钾全球占有量达到60%以上。
新能源集群快速发展。引进了瑞达电源、电科电源、力赛储能、鑫晟新能源和理昂电力等10多家企业,形成了储能、太阳能、生物能等三大板块。2023年,瑞达集团投资10.5亿元,在松木经开区建设年产280万千伏安时风/光储能固态铅电池项目,打造瑞启新能源OPzV固态铅碳电池产业园。该项目现已正式投产,达产后可新增年产值40亿元。铖昱锌品与香港远东宏信公司成功“牵手”,新增投资4.5亿元,利用原有生产设备升级改造,建设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该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将从原来的8000万元增长至15亿元左右,可实现年利润1亿元,涉重金属等环保风险呈指数级下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提升。
松木经开区从昔日单一的“盐卤航母”,已然升级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联合舰队,正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循环利用:绿色发展赢未来
松木经开区拥有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这块金字招牌,循环经济是松木经开区最大的特色。得益于松木经开区樟木新区拥有充足的化工项目用地,建滔化工拟在该区域投资新建废盐综合利用绿色循环产业项目,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20万吨/年高盐废水处理装置,回用处理后的废盐用于生产34万吨/年离子膜烧碱,以及年产20万吨甲烷氯化物(平衡烧碱氯气)、年产10万吨氯丙烯(平衡烧碱、氯气)等项目,还有变电站、热力管网、盐水管网、废水管网等配套公用工程项目。二期建设年产20万吨环氧树脂项目,配套建设环氧树脂高盐废水处理装置,回用处理后的废盐用于生产2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同时,招商引进用于平衡烧碱、氯气产品的氯化电池材料项目。整个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93亿元。
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绿色发展的理念在松木经开区已经深入人心,依托工艺衔接、关联交互、资源共享,实现了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多重循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成效明显。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8.6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5.48%,单位产值能耗下降至0.24吨标准煤/万元。瑞达电源自主研发OPzV固态铅电池,所有材料均可实现100%回收再利用。恒光化工利用建滔化工的盐酸、烧碱、双氧水以及建衡实业的聚合氯化铝作为原材料,生产的硫酸又为建衡实业、电科电源等园区企业提供原材料。松木经开区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湘蓝再生资源利用、年产25万吨废弃食用油资源化等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松涛似鼓激壮志,木幔如风克雄关。松木经开区以“原地倍增”加速产业升级,以产业集聚培育发展优势,以循环经济助力绿色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松木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