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包头5月18日电 (记者 蔡冬梅 通讯员 梁彦强)记者近日在包头市召开的锚定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新时期储能高质量发展会议暨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储能分会成立大会上获悉,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储能分会揭牌成立,标志着我国储能产业将迈向更加专业化、协同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
会议旨在凝聚行业智慧,破解发展难题,共同推动储能产业从规模化向高质量跃升,共同开创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为落实“双碳”目标,为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大会举行了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储能分会揭牌仪式,宣读了储能分会《新型储能行业可持续发展倡议》,并发布了《风光储融合发展研究报告》。包头市与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期间,业内知名专家、企业家通过行动倡议、主旨报告、专题研讨、圆桌论坛等形式,围绕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解读产业宏观形势和政策导向,研讨市场前景及技术动态,组织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洽谈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本次会议的举办,也标志着包头加速打造“中国储能之都”,构建起政策优厚、要素齐备、场景丰富的全生态链发展格局。据介绍,从产业链布局来看,目前包头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闭环:上游材料端,具备年产10万吨正极材料、17万吨负极材料及2.5万吨铜箔的规模产能;中游制造环节,重点培育了3.5GWh电池Pack集成、3GW变流器以及3GWh储能系统的核心制造能力;下游应用领域,已建成11座储能电站,总规模达81.3万千瓦/247.6万千瓦时,形成显著的示范效应,为储能企业提供兼具可靠性和经济性的绿色电力保障,并配套完善的碳足迹认证体系。
当下,包头正以最优政策组合、最低运营成本、最全产业配套,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加快“中国储能之都”建设步伐,与全球有志企业共筑储能产业新生态。
下一篇:王老开和他的“羊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