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思|为什么有的人越自律,越难进步?
创始人
2025-05-18 22:31:35
0

转自:中国青年报

小年说:

近些年,“高能量博主”让不少网友也蠢蠢欲动。可按照他们的作息生活一段时间后,有的人不但状态没有变好,心态还有点“活人微死”。

越自律,越反弹;越自律,越摆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我们会陷入“自律怪圈”?

推荐给你,静夜思。

为什么有的人越自律,越难进步?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作者:芒来小姐 

“最近生活超级自律,但总觉得活着有点没意思……”

朋友苏叶跟我吐槽,这半个月,自己受「自律博主」影响,严格要求自己的作息:

即便加班到晚上十点,回到家,也会直奔跑步机,锻炼到深夜;

即使每天都吃得很健康,还是会反复检查“是不是吃了健身计划里禁止的食物”,并为之焦虑不已;

即使每天都奉行详细繁琐的护肤流程,也没有观察到皮肤出现多大的改进,反而白白浪费了不少金钱和时间……

极致自律的结果是:

短短半个月,胖了5斤。

不但状态没有明显变好,心态还有点“活人微死”、恹恹不乐。

为什么奉行自律的生活作息,没能让心情积极起来?

这其实是因为,被迫自律,本身就走在自律的反方向。

甚至因此陷入深深的自责:

“为什么别人可以,我不行?难不成我真是个废物?”

那么,到底什么是被迫自律?为什么会陷入怪圈?又该如何重回正轨呢?

01

越自律,越摆烂

是怎么回事?

如果你曾经也像苏叶一样极度自律,那很大概率也有过类似的无力感——

越自律,越反弹;越自律,越摆烂。

清晨深夜的健身没有了,不沾一滴油的减脂餐消失了,自律减肥的口号不喊了……取而代之,是越来越多的烧烤火锅螺蛳粉。

苏叶最近已经放弃抵抗,她分享:

“高度自律把我的生活搞崩溃了,我越向那些自律博主看齐,越觉得‘只要努力就什么都能做到’,但问题是,我真的很难做到那么自律啊!

被迫自律把我搞得特别累,还不断质问自己,凭什么我和别人差别那么大?”

现在的苏叶选择彻底放弃,蜷缩在不自律的生活里,享受着昼伏夜出、垃圾食品和游戏短视频。

一段时间后,她竟然觉得有劲多了。心态变积极了,生活变可爱了。

“可能我天生就不是自律那类人吧。”

其实苏叶的摆烂,并不是因为自律带来的反弹,恰恰是因为把力气耗光在了无效努力上。

电影《完美的日子》中的主角平山大树,是我心目中的自律典范。

他年过50、又穷又孤寡,但对此没有一丝寂寞焦虑,反而很享受日复一日的生活。

早晨,开车听着喜欢的音乐去打扫公厕;

中午,在固定的地点吃最爱的三明治;

下午去澡堂洗澡,晚上回家读书;

周末逛街买二手书、洗胶片、在固定的餐厅吃饭……

他不在乎这样过下去未来会怎样,也不多想自己过去经历了什么,只是享受当下在做的每一件事。

这些事,让他随时随地都能露出愉悦地笑意。

心理学教授李松蔚在一场直播里说:

“自律本身不重要,不关注自律,而是关注去做那些会带来自律的事,才能真正促成自律发生。”

为什么关注事而不关注自律,会真正促使自律发生呢?

因为关注事能建立心理秩序感。

一种通过主动构建生活框架,找到积极生活价值的体验。

比如:每天给自己来一场晨间仪式;定时定点锻炼;定期来一场大扫除……

心理学家 Sonja Lyubomirsky 研究发现,重复行为增强了大脑的预期奖励机制,比如晨间活动,能帮助一天从积极的情绪基调开始。

那些看似单调的日复一日,增强了我们对生活的积极体验。

而这份“我从这件事中感到快乐”的体验,才是推动自律持续的真正原因。

而很多人越自律、越摆烂,正是因为没能建立好的心理秩序感。

就像苏叶,她追赶着自律博主的脚步,行动时一心想向她们看齐,没有好好体会行动本身有什么乐趣。

不知道健身哪里快乐,减脂餐哪里好吃,打卡读英语有什么用。

体验上的缺失,使得她自律如同走马观花:

做是做了,却不投入;力是使了,却不享受。

于是越逼自己自律,越感到浑浑噩噩、食之无味。

02

为什么被迫自律

无法搭建心理秩序感?

原因一:低自我效能感。

网上很多关于自律的帖子,都在自我鼓励“坚持”“加油”“熬过去”,这背后其实有个潜台词:

我不相信自己可以就这样坚持下去。

正因为内心怀疑自己能否真的做到,才要不断给自己加油鼓气,这种状态的根源是,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较低,缺少能够完成某件事的信心。

低自我效能感的人,为自律而做的每件事都像手机后台程序,哪怕还没开始做,光是挂在那里人就感到“掉电”;

下定决心要做时,更是要耗费很大力气,才能做好心理建设、说服自己好好持续做下去。

所以,哪怕只是做好“每天早起”这一件事,低自我效能感的人也会感到更累、更难持续,更别说长时间自律了。

原因二:习得性无助。

被迫自律时,很多人其实都存在习得性无助。

从小在无序环境中长大,习惯了混乱失序,面对有序自律,就会感到百般不自在。

一位网友发帖说:“很害怕秩序感有人明白吗?从小学开始,上着上着我就要逃两节课,特别讨厌按部就班的生活,以至于现在上班了特别痛苦。”

这种体验,就是对秩序感产生了习得性无助。

小时候,父母阴晴不定,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迁怒、责骂自己,因此习惯了“不知危险什么时候来临”的生活。

长大后,这种生活成了舒适区。

无序放纵令人感到熟悉和安全,整齐有序反而令人畏惧。

被迫自律时体会到的无助感,使得蜕变迟迟无法发生。

原因三:报复性补偿。

除了无助和畏惧,小时候成长环境糟糕的人,还会产生报复性补偿心态。

因为童年长期被严苛对待,内心积压着大量不满,一旦没人管了,就开始用放纵自我、肆意妄为来发泄不满。

就像苏叶,她之所以对自律感到崩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爸妈从小管得很严。

严格自律,会让她回想起“被父母责骂的恐惧”。

一旦恐惧被激活,就会想用睡懒觉、垃圾食品等放纵行为来缓解,但这种放纵并没有真正带来补偿,于是陷入一个死循环:

越强迫自己改变,越崩溃;越心力憔悴,越想改变。

03

主动自律

从调整关注点开始

首先,向内觉察:

我做某些事时为什么会感到难受?

是因为低自我效能感、习得性无助还是报复性补偿?亦或者都有?

了解自己因为什么对“被迫自律”感到难受,才能正视自己和自律之间的卡点。

然后,我们尝试着打通卡点。

如果是因为低自我效能感,可以循序渐进地自律:先做一件能让自己感到享受、也有助于改善生活的小事;

稳定成习惯后,再做第二件、第三件……通过不断产生积极体验,来支持自己逐步缓慢地完成自律。

如果是因为习得性无助,可以关注自己“足够自律”的部分:再失序的生活,也总有一两件有序发生的事,比如每晚睡前都会刷牙、每天醒来都会喝咖啡……

更有针对性地去做这些事,肯定并促成这部分更好地发生,能够积累打破无助感的心力。

如果是报复性补偿,可以和内心缺失的部分谈话:我对这部分有什么不满?我想对他们说什么?

接纳缺失的部分,即使没能达成理想的自律,也不因此苛责自己,而是专注于寻找更好地补偿自己的方式。

电影《完美的日子》中,平山大叔咀嚼每一口食物,都像与食物对话一般投入,“规律进食”真的能为他带来平静、愉悦和放松。

修通卡点之后,我们终将明白:

被迫自律,只是戴着镣铐跳舞。

当自律像呼吸一样自然地发生,积极体验才会创造出新的心理秩序感。

撑起更好生活的不是用力自律,而是漫长积极的行动。

为自己创造美好的一天,每一天,即使不通过自律,我们也能得到自律的答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石溪村的16年跌宕 广州海珠西... 观点网 2021年2月3日早晨,广州市海珠区石溪村召开更新改造项目启动仪式。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旧村蝶...
英修法剥夺寻求庇护 性犯罪者的... 转自:法治日报英国近日宣布将修改法律,剥夺曾被判性犯罪的寻求庇护者在英国居留的权利。据悉,《边境安全...
越来越多间谍设备披上日常用品外... 台灯竟成窃密工具  近年来,随着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广泛开展,大家反间谍防窃密意识普遍提升,但在生活中...
国际博物馆日 四川各大博物馆端...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举行的川剧变脸表演。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游客排起长队。四川博物院“文物医生”修复古画...
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旗下部... 根据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与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证券”)签署的相...
多只医药基金今年以来净值涨逾3...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整体走出一轮较为强劲的反弹行情,多只医药基金净值涨幅超过30%。多家机构认为,...
从外贸转行民宿 返乡创业年入2... 陈笑羽的“跨界人生”游客在陈笑羽的“山有木兮”民宿享受休闲时光。受访者供图  陈笑羽打理民宿内的盆栽...
因操纵市场 3人合计被罚没超7... 证监会年内已开出3张亿元级罚单  又有人因操纵市场领亿元罚单!  近日,证监会发布了对何某儒操纵市场...
农作物种子认证知识问答 1.种子认证是什么? 种子认证,是国际公认的追求高质量、保障贸易安全的种子质量管理模式,是实现...
中国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进入... 转自:法治日报□ 高尔琪  大国与周边国家的相处之道,折射大国的世界观、秩序观和价值观,体现其对地区...
新生代陆续接棒 公募代际传承进...   2025年,公募基金迎来高管更替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15日,今年以来发生高管变更的基金公司...
多元文旅 晕染魅力生活图景 5月1日,游客在五师双河市怪石峪景区游玩,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岳佳豪 沙尼亚 摄 ...
全力打造数字化转型“兵团模式” 本报乌鲁木齐讯(全媒体记者 陈琼) 为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近日,兵团办公厅印发《中...
盛和资源拟购海外资产 上市公司... 每经记者 胥帅 每经编辑 董兴生  5月14日晚间,稀土加工企业盛和资源(SH600392,股价13...
在这里,开启一场城市漫步 5月14日,游客在伊帕尔汗薰衣草观光园内拍照打卡。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惠 通讯员 张祥...
“一朵花”撬动“文旅热” 本报五家渠讯(全媒体记者 刘美惠子) 5月17日,来自乌鲁木齐市的游客王建利在青格达湖畔举起手...
长安基金张云凯:金融政策 “组... ◎记者 赵明超 长安裕盛混合基金经理张云凯认为,当前A股估值处于底部区域,政策的持续发力将改善市场预...
光大保德信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 公告送出日期:2025年5月19日1、公告基本信息■2、其他需要提示的事项为保护本基金现有份额持有人...
多哈世乒赛|混双“双保险”各有... 转自:上观新闻“我俩现在世界排名也不知道第几了?”5月18日,孙颖莎在多哈世乒赛混双首轮赛后的一句话...
科创债期限结构多样化 多元增信... ◎记者 张欣然 自5月7日科技创新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上线以来,市场迎来一波融资热潮,发行主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