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妙妙 深圳报道
5月18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肖钢在2025年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数字经济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势良好,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两位数增长)。
他介绍,从数字制造业增加值情况来看,数字制造业同比增长了11.5%,高于同期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幅;从数字服务业增加值情况看,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增加值的同比增长也达到了两位数。
同时,数字经济投资也实现了高增长。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增速也实现了两位数增长,特别是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服务业的投资分别增长了10.1%和10.5%。
数字消费也实现稳中有升。肖钢介绍,当前数字产业和数字消费已经形成了供需协同局面,数字技术的协同发展,不断推动着数字消费场景的拓展。如网上食品消费的增长快于整个消费增长,特别是今年以来,以旧换新模式快速发展,进一步拉动了线上消费。由于数字技术不断创新,消费场景和体验得以改善。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构建“内容+体验”的新场景不断涌现,也极大促进了数字消费的发展。
从区域分布、企业总量来看,东部地区领跑态势明显。今年一季度,东部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A股上市公司贡献了全国九成以上的营收和净利润。
数字金融发展势头也很好。肖钢分析,今年在数字金融领域,大部分金融机构都开始接入DeepSeek等大模型。在DeepSeek促进AI平权后,众多中小金融机构都具备了应用AI大模型的条件和能力,使整个金融行业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不断应用以DeepSeek为代表的各种AI大模型,金融机构进一步创新了数字金融发展生态,提高了金融效率和客户体验。
“今年一季度,从整个金融机构的科技投入来看,在保持稳定增长前提下,我们发现了一个趋势,就是‘各个金融机构的投入更加精打细算’。”肖钢指出,从银行业来看,一季度金融科技投入增速有所放缓,增长幅度不如前几年那么高,但更加讲究投入产出比。同时,金融机构对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速,越来越重视人才吸引和培养。
针对未来数字经济、数字金融的发展,肖钢建议,要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培育“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合作生态,进一步破除数字经济消费的一些约束;二是要加快构建生成式AI金融应用的治理闭环,细化金融场景的实施细则,聚焦AI技术滥用的风险治理;三是要建设高质量的金融数据市场,探索和完善数据要素权属、定价、估值、交易流通、入表等一系列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