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5月18日 (袁媛)18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发展与监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华在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AI本质上是一种工具,赋予的是对能力提升的可能性。但能否真正实现(效率提升),还取决于金融机构自身的能力。
“AI已成为全社会共识,金融业也正加速探索如何在保持核心功能的前提下,更有效地引入AI技术。”张建华指出,AI影响的是金融服务的手段、路径和产品,其价值关键在于是否与机构的功能、风险控制能力和客户需求形成匹配。
张建华认为,AI的最大优势之一是客户匹配能力。“AI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识别目标客户和其真实需求,从了解客户、识别需求到匹配能力,整个流程中AI都有增值空间。”
但他也强调,AI不是堆技术就能解决问题的工具,关键是适配。“不同金融机构的技术能力和投入水平存在差异,大型机构可进行大规模定制化开发,而中小机构更多依赖通用性技术。”他指出,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降低了中小机构的使用门槛,但每家机构仍需建立适配自身的专用模型。
在张建华看来,AI带来变革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监管挑战。“金融行业是高度监管行业,AI时代下如何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他特别提到,随着数据在金融服务中的核心地位日益突出,数据滥用和隐私保护问题更加凸显。
“透明度、公平交易、信息保护等问题在数字金融时代被放大了,但数字手段也可能带来更高的消费者保护效率。”张建华表示,大数据环境下信息传播更快、投诉渠道更多,监管也能更高效地开展非现场监管。
张建华指出,金融机构在使用AI算法时,不应仅仅追求利润最大化,还应将消费者保护纳入算法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中,“在安全与效率、透明与隐私之间找到平衡,是未来金融科技发展的关键。”(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宋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