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家骏
初夏的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上海交响乐团为市民观众送上青年作曲家梁皓一创作的交响乐《中国厨房——味觉的盛宴》选段。这部作品,篇幅不大,视角独特,在余隆先生指挥下,充满意趣的音乐旋律,让观众感受到不同于古典音乐会的轻松愉悦。
作为活跃于影视配乐领域的95后新锐作曲家,梁皓一早已因《紧急救援》《红海行动》等爆款影片被大众熟知。其作品《武侠——为纪念金庸百年诞辰而作》满载对传统文化的赤忱,而这部时长仅40分钟的《中国厨房》,则是他叩击现代生活的又一力作。作曲家以锦江饭店的经典菜谱为灵感锚点,在传统与创新的激荡中,用灵动的旋律解构上海的城市基因——既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亦不失青春跃动的脉搏。
全曲由十个段落组成,以音乐形式记录了十道风味独具的中国菜肴,整体布局或短小精致,或舒放激扬,以声音描摹出中国菜肴的色、香、味乃至烹饪过程。例如开篇的“大红袍”,以茶饮切入一场盛宴,具有鲜明的中国饮食文化特征——海洋鼓和咝咝钹等特色打击乐,模拟茶叶从手工制作到冲泡的全过程,将“烹茶有怀”的中华茶文化演绎得清新快意,充满回甘;“佛跳墙”则表现出浓郁的地域风情,小提琴施展出揉弦技巧,仿佛是舌尖滋味千回百转,令人对这道味觉层次丰富的闽系名菜垂涎欲滴;“北京烤鸭”在全球的中国菜单中排名第一,如何表现好“日月江河入碗盘”的历史文化,又调动起“扑鼻五味惊桌案”的体验联觉,作曲家煞费苦心,最终以京城气派的音乐做底,形成了煌煌赫赫具有纲领性的管弦乐演奏,其间穿插镲片特效音色,模仿出后厨炊具的碰撞声,大的旋律色块中淬出精微的情感火花,情与趣巧妙融合,相得益彰。更有趣的是,演奏“北京烤鸭”这一段落时,打击乐组穿上白围裙、戴上大厨帽来到指挥身边,模仿“片皮鸭”的操作程序,叮当有声,乐意诙谐,带动起全场一片欢笑,也流露出作曲家内心的无拘与俏皮。
从宏大严肃主题中走出来,轻松地与音乐结伴,成为当代交响乐的一种选择:美国新锐作曲家安迪·秋保曾把乒乓桌搬上舞台,满台跳跃的乒乓球与乐队节奏完美融合,组成了别出心裁的《乒乓协奏曲》;中国作曲家王斐南的《时间之轮》,将自行车链条声、铃声“混入”打击乐,以台上台下的立体配合,把一部年代主题的乐曲演绎得妙趣横生且充满对往事的回忆。同样,在这部《中国厨房》中,作曲家运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竹筒、平底锅、刀叉炊具等,制造出传统乐器无法发出的独特声效,拓展了音乐的可能性,也使音乐更加亲民,更具有烟火气和现实感。
如果说,音乐加美食所产生的破圈效应是文旅融合的新模式,那么,这部乐曲更深层的探索,则在于换一个角度看上海,换一种语境讲述中国故事——交响乐《中国厨房》以生动的音乐语言、立体的艺术呈现,精准而有效地实现这一创意。
上一篇:暴雨!冰雹!大风!最新预警
下一篇:2025宁夏银川马拉松赛鸣枪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