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在5·17世界电信日当天,为期一个月的上海信息消费节启动,围绕二次元主题的新消费场景、聚焦银发族的数字服务亮相。
昨天,位于东方渔人码头的“2025上海信息消费宝藏市集”开办,文旅、娱乐、教育、生活服务等消费应用场景的新产品让市民大呼过瘾。
“我之前花3万多元买过一个助听器,但不是很好用。试了试这款助听器,感觉还不错,但他们只带了样品过来展示,我准备去他们的线下门店看看。”67岁的张老伯在科大讯飞的市集摊位前试用了智能耳背式助听器PRO,该产品是业界首款可视听结合的医疗级助听器,个头小功能多,配有深海级降噪系统、自适应场景识别切换3.0系统、智能验配师等多项领先创新技术。
摊位负责人石亚东介绍,依托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创新技术,他们的可视听结合助听器能够在当面沟通中实时语音转文字,言语转写准确率提高95%,言语可懂度提升20%。“我们希望通过不断更新迭代技术,开发出更优质更智能的助听器产品,让听障群体更多感受到科技温度。”
本届信息消费节专门推出了“银龄消费畅享”活动,如美团外卖推出“银龄关怀 智慧助餐”活动,推出银龄用户专属外卖礼包,并走进部分社区,与银龄消费者面对面交流;京东秒送推出长辈版,支持一键送达;“叮咚买菜AI饮食管家”融合了语音交互智能适老化设计;携程老友会为“50岁以上用户”提供露营、邮轮旅行、徒步摄影等专属出行服务;抖音鼓励银龄主播在平台分享知识、展示才艺、传播快乐等,并联合国家老年大学上线“上课啦老同学”免费课程,助力银龄群体融入数字时代。
信息消费节还围绕谷子经济等二次元主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航海王冒险嘉年华上海站首发、美罗城开启吃谷首店福利季、五角场合生汇举办多场谷圈快闪活动、得物推出520礼物节等。
记者从信息消费节上获悉,今年一季度,全市软信业营业收入超3800亿元,增长15.3%,处于全国前列。对全市贡献进一步提高,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达1726亿元,增长13%,成为全市增长最快的行业;占GDP的比重达到13.6%,成为全市第三大产业,仅次于工业和金融业。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葛东波介绍,上海在信息消费上呈现出两大发展态势:一是消费产品多样化,涌现出AI电脑、AI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以及大模型助手、AIGC等新生代智能服务;二是商业模式创新化,催生短视频、直播购物、即时零售等新消费业态,逐步诞生以小红书为首的种草经济、以哔哩哔哩为首的弹幕经济等新消费模式。下一步,上海将加快推动“AI+消费”,加速推动自动驾驶、智能穿戴、智能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商业化落地,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服务与产品;推进信息消费示范应用,鼓励企业提供数字人、元宇宙、web3.0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持续推进5G网络建设和优化力度,加强全市算力资源统筹、调度和共享。
原标题:《银龄畅享、谷圈打卡……上海启动信息消费节》
栏目编辑:罗水元 题图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叶薇 通讯员 闫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