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机遇中国·活力山东”国际摄影季——世界百位摄影大师走进齐鲁大地第二季活动来到“江北水城・两河明珠”聊城,深入山陕会馆和光岳楼等地进行拍摄,用镜头捕捉聊城的历史韵味与独特风情。
山陕会馆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关古运河西岸,是清代山西、陕西商人集资兴建的神庙与会馆相结合的古建筑群,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会馆坐西朝东,面河而立,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整体布局紧凑,错落有致,现存建筑包括山门、戏楼、夹楼、钟楼、鼓楼、南北看楼、关帝殿、财神殿、火神殿、春秋阁、望楼、游廊等亭台楼阁160余间。建筑装饰华丽,凡起脊及挑角飞檐处均饰以龙兽鸱吻,石雕、木雕、砖雕及绘画艺术精湛,堪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
会馆不仅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山西、陕西等地的建筑特色,还蕴含着丰富的商业文化和历史故事。会馆见证了聊城作为京杭大运河九大商埠之一的辉煌历史,也是当时秦晋地域商人互通商情、维护同乡和同业商人利益、调解商业纠纷的重要场所。
摄影大师们在山陕会馆内专注地拍摄着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以及独特的建筑布局,希望将这座古老会馆的魅力传递给更多人。
随后,摄影大师来到了坐落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古城中心的光岳楼。该楼建成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距今已有650余年历史。它是聊城的标志性建筑,自古享有“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之美誉,并于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介绍,光岳楼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过街式楼阁,由墩台与主楼两部分组成,通高33米。其四层主楼系全木榫卯结构,由32根金柱分为内外两槽排列,支撑起稳固整体,柱列分布特点与宋朝《营造法式》极为相似,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渡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存古代建筑中最古老、最高大的木构楼阁之一。历史上,光岳楼吸引了无数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驻足登临,清乾隆皇帝九过东昌,六次登楼,还将其列为行宫之一,御笔亲题“天下第一楼”。
摄影大师们穿梭于楼内各个楼层,仔细端详着精美的木雕、砖雕与彩绘,从不同角度拍摄了其建筑外观、内部构造以及在现代城市背景下的独特风貌,通过镜头展现光岳楼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与独特的建筑魅力。
登上光岳楼顶层,摄影大师们俯瞰聊城古城全貌,青砖灰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护城河如一条碧绿的丝带环绕四周。他们纷纷架起相机,用广角镜头记录下这如诗如画的古城风光。国际著名摄影师雷扎·德加蒂说:“这幢建筑展现了这里人们生活的方式和文化。这些建筑非常和谐,每个细节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印度尼西亚著名摄影师哈詹托·苏马万说:“光岳楼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我是一个旅行摄影师,我热爱历史,这座建筑让我看到了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与文化的生动见证,镌刻着城市的成长轨迹和独特韵味。
在聊城的最后一站,摄影大师们的镜头对准了东昌葫芦雕刻、东昌府木版年画及东昌毛笔三大非遗项目,以镜头为笔,记录下运河古城匠心传承的动人瞬间。
“机遇中国·活力山东”国际摄影季——世界百位摄影大师走进齐鲁大地第二季活动,邀请20位国际摄影家赴聊城、菏泽、枣庄、临沂四地采风拍摄,进一步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山东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