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京西南的房山区,近年来重点打造智能制造、新型储能与氢能、新材料和医药健康四大高精尖产业集群。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在政策、服务、资金的呵护下,一批民营企业正脱颖而出,成长为各自赛道上的佼佼者。练就创新内功,挑起创新大梁,民企正为区域创新发展注入蓬勃活力。
数项液晶材料填补国内空白
“从规模上讲,八亿时空将占据全球约20%的市场份额。”八亿时空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薛秀媛自豪地说,特别是在电视领域,现在全球每4台液晶电视就有1台使用八亿时空公司制造的液晶。
在显示用液晶材料这一赛道上,八亿时空已潜心深耕21年。薛秀媛说,公司一直瞄准国内相关领域的短缺与空白,自主研发创新的数项液晶材料产品走在国内前列,填补国内空白,并成功产业化。
2020年初,八亿时空成为房山区第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从今年一季度情况看,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9.21%、25.25%,势头迅猛。“早期是人跟着产业走,现在是产业跟着人走、人跟着创新生态走。”薛秀媛说,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正成为人才集聚的强磁场。政策扶持、生态培育,正为民营企业锻造“以人兴企”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支撑。
无人直升机站上发展“风口”
灾情侦察、物资投送、灭火救援、人员搜救……航景创新的无人直升机覆盖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在位于房山窦店的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内,航景创新“前店后厂”发展,研发与制造仅一路之隔。
这家成立于2008年的创业公司,如今已成长为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首席品牌官宋阳介绍,现在,公司已自主掌握新一代无轴承旋翼系统、多余度飞行控制系统、先进复合材料主旋翼、航空涡轴发动机等核心技术。无人直升机起飞重量也从200千克到2500千克不等。去年,公司获得了北京市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等投资,目前正在扩大产能,未来一两年有望实现年产500架。而且,公司产品实现“出海”,销往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国家。
首购政策助力民企迈上新台阶
“把污水变废为宝,让净水更加安全。”北京科泰兴达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孟繁欣感慨,从2004年扎根房山琉璃河算起,公司发展二十多年,其实就为这一件事儿“摸爬滚打”。
科泰兴达是一家专业从事水处理、膜分离技术研发、设备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取得的创新成果多达100余项,实现水处理膜材料和新工艺突破性进展。
其中,一纸略显泛黄的《关于北京市政府首购自主创新产品唯一性的说明》的红头文件,对科泰兴达发展来说别具意义。孟繁欣说,在这份2010年由北京市科委等5家单位发布的文件里,科泰兴达的一款水质净化成套设备入选,成为政府首购自主创新产品之一。
“一个领域只选一家企业。”她说,政府首购政策的支持,对刚成立6年的民企来说意义重大。后来,这款设备应用到北京城区自备井水质改善项目,不仅让产品得到更广泛的认可,而且这笔大订单也让公司当年的销售收入一举跨越到亿元级别,让企业发展迈上大台阶。本报记者 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