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大促只要低价即可,相比之下,日销更需要精细化运营或服务,客户才愿意买单,重日销轻大促,会被更多酒企酒商接受。
618电商大促增长放缓,从野蛮生长回归理性,但长远机遇依然大于挑战。
文|朱浪
5月13日晚8点,京东“心动购物季”活动开启,部分品类接受预售,一年一度的618电商大促拉开帷幕。
对这场年度盛宴,酒商如何评论?
成都品置酒业主要通过直播和私域卖酒,负责人黄毅介绍,618前就有平台“店小二”找上门,希望活动期公司加大投入,但自己未答应。主要是618大促商家更多“赔钱赚吆喝”,不如扎实做好老酒品鉴和销售更实在。
四川酣道酒业总经理郑常根向云酒头条介绍,公司已很少参与618、11·11这类电商大促。一是大促一般名酒标品好卖,二是价格要足够低。公司近年来一直通过圈层销售自有定制酒,量不算大但利润不错。
知名主播拉飞哥表示,2025年618,团队没有安排大力度促销,正常开展品牌展播。其中很重要一点,是2025年平台已不愿意拿钱补贴,这可能一定程度影响销量。
“赔钱赚吆喝”“大促没有利润”“618平台补贴减少”,种种现象说明,曾经火热的618正回归理性,酒企酒商和平台都更加量体裁衣,看重实际效果,而非希望刷一波数据或销量猛增“一锄头挖个金娃娃”。
618电商大促遇冷,对于酒业意味着什么,到底是鸡肋还是机会?
电商购物增速放缓,吸引力下降
2008年,京东首次举办618大型促销活动,通过促销和秒杀吸引消费者参与。2009年淘宝商城加入,双十一成为电商知名购物节。伴随拼多多、美团、抖音等参与,618逐渐发展成全国性的平台电商大促。
2018—2023年,各大平台618销售数据一路高歌猛进,直到2024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伴随增速放缓,有电商平台表示已不再公布具体销售额。
另一方面,以618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大促,时间跨度拉长,程序繁多,吸引力有所下滑。
以2025年某平台618大促为例,时间从5月13日到6月18日,分为5个阶段。
5月13日—5月28日为心动购物季;5月31日—6月3日为开门红阶段;6月4日—6月15日为专场期;6月16日—6月18日为高潮期;6月19日—6月20日为返场期。为配合上述活动,平台会推出“满200减20神券”“跨店满减”“官方立减”等促销活动,以及惊喜日、超级秒杀日、百亿补贴日、超省特价日、超级直播日、PLUS会员日等,希望让消费者买到价廉物美的产品。
乐见传媒创始人、刀姐说酒账号主理人胡一刀分析,整个五月线上节日不断,从五一节到“520”网络情人节,再到618大促,消费者“天天过节”,有充足时间购买心仪的酒水。再加上618部分活动计算较为繁琐,消费者要先抢券再消费,部分消费者已产生审美疲劳。
从这个角度看,电商购物节增速放缓、吸引力有所下降,酒类零售趋缓属于正常现象。
与其押宝大促,不如重视日销
对于日趋理性的618,四川酒帮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酒帮天下)总经理冉利波表示,酒业从热衷电商大促到理性参与,折射出酒类零售模式之变。
“2008年—2009年电商爆火,酒类销售额猛增。一是当时信息不对称、价格不透明,消费者希望在购物节集中购买;此外,当时酒类电商主要以货架销售为主。伴随直播和内容电商兴起,人找货变为货找人,消费者一部手机可随时购买,没必要集中在大促日。”
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拉飞哥认为,相比零售模式生变,平台补贴起到推波助澜作用。2022—2024年,电商平台百亿补贴力度很大,重要原因是个别平台竞争GMV冲数据,一瓶名酒可补贴50-200元,618期间出现很多低价产品,销量上升同时冲击市场,这种卖酒方式不太理性。
“2025年,经过数年百亿补贴,平台发现大多数补贴并未回馈消费者,很多都被‘薅羊毛’,平台随即调整竞争策略。缺乏平台补贴助力,没几个酒商或主播敢倒贴钱冲销量,这也是618大促热度有所下滑的原因。”拉飞哥表示。
多位酒业从业者分析,618大促从当初的线上购物节演变至今,发生诸多变化。
一是以京东、淘宝、拼多多、美团为主的互联网平台,是618大促发起者,投入力度取决于竞争需要。如2024年淘宝为争抢份额在直播电商大量投入,策略改变后投入也可能改变。
二是快速打造知名度的白牌产品,可能在618期间砸一笔钱,主要为刷数据或打广告。部分希望甩货的经销商,可能也为回笼资金在618低价甩货,个别产品超低价也可能出现。
三是大V和知名主播,若有平台或品牌补贴支持,618可能发力,否则不会花钱低价砸市场,叫好不叫座。
四是普通中小酒类厂商,伴随618投入产出降低,参与更加理性。
上述因素,都会影响电商大促酒类销量。相比之下,每天正常销售额更加稳定。
鲸都鲜酿创始人王龙表示,新品打造品牌阶段,公司可能在618做些大促,薄利多销甚至不赚钱,让消费者快速知晓;经营步入正轨后则看重日销,因为其更加稳定。
冉利波也表示,电商大促只要低价即可,相比之下,日销更需要精细化运营或服务,客户才愿意买单,重日销轻大促,会被更多酒企酒商接受。
酒业电商大促,鸡肋OR机会?
2025年618大促,酒类电商出现遇冷趋势,对于希望进入这一赛道的酒企酒商,是鸡肋还是机会?
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剧星传媒方德咨询总裁王健表示,目前公司正在积极调集人员和产品物料等,准备618期间发力,争取酒类销售取得好成绩。
他表示,2016—2024年白酒产量从1358万千升下降到414.5万千升,线下已没有增量,线上才是少有的增量渠道,因此,酒企酒商拥抱线上依然不乏机会,618是一个重要的抓手和节点。
以2025年618为例,公司和多家省酒合作,开展大规模买赠,主推高性价比文创和定制酒,避免价格对线下标品造成冲击,效果不错。为方便消费者购买,公司直播间平时播8小时,618增加到12小时,加上价格优势,销量可能达到平时300%以上。
对此,胡一刀评价,如果公司具备供应链和资金优势,618大促销量还是可能增长的,但大部分中小酒企酒商,都缺乏货盘优势和资金实力。
冉利波则分析,电商大促底层逻辑是品牌加低价,线上内卷后只适用少量玩家。酒帮天下618期间不搞低价促销,主要提升服务,对老客户通过发券等“激活”,对新客户给予更多利益,通过消费者画像精细化运营,培育消费者忠诚度。
由此看来,618电商大促增长放缓,从野蛮生长回归理性,但长远机遇依然大于挑战。
一方面,酒类电商覆盖率有待提升。数据显示,不包含非上市企业,2024年白酒上市公司线上渗透率只有7.84%,未来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另一方面,线上线下融合正成为趋势,以“线上订单、线下配送”的即时零售为例,2024年美团闪购数据估计,未来3年酒类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规模。
此外,电商618大促也要与时俱进,平台和参与者要改变“低价出货”逻辑,建立良性生态,赢得厂家和品牌更多理解,从低价驱动向服务驱动转型。
从这个意义看,电商618需要与时俱进,只要破旧立新依然充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