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机床装调维修岗位18年,从一名普通车间工人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行业技术领军人才,吕洋努力破解了我国高端数控装备维修“卡脖子”难题,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现任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的吕洋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
“技术工人的价值,在于用双手让冰冷的机器焕发生命力。”2006年,吕洋从一名普通机床维修工起步,面对进口数控机床维修技术被国外垄断、企业生产受制于人的困境,立下了“用中国技术守护中国制造”的誓言。
为攻克复杂故障诊断难题,吕洋白天在车间记录上千种故障现象,晚上就研读技术资料,总结出独特的诊断法,将平均故障排除时间从48小时缩短至4小时。
为解决智能装备国产化需求问题,他先后承担和参与了国家火炬计划、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省级首台(套)设备、省级工业新产品等研发任务。
在解决数控机床精度漂移问题的过程中,他带领团队长时间吃住在车间,创新提出“动态补偿算法”,使加工精度达到毫米级,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其研发的智能检测系统实现故障预警准确率98%,每年减少企业停机损失超3亿元。
18年间,由吕洋主导开发的四大类20余种专用数控维修实训设备,获国家专利50余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3项,相关技术应用于航天、高铁等关键部件加工,助力国产高端装备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中国制造2025》指引下,吕洋将创新目光投向智能制造前沿领域。针对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痛点,他探索构建“数控机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控与管控,使设备利用率提升40%,维修成本降低60%。该系统在全国30余家企业与院校推广应用,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0亿元。
由他主导开发的“智能云维保平台”开创行业服务新模式,集成两万条故障案例数据库,通过AI算法实现远程诊断。该平台上线3年,服务企业与院校超50家,培训基层维保人员1万余人次。
吕洋曾说:“让更多年轻人爱上技术,中国制造才有未来。”2019年,他创建了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三阶九步”技能传承法:初级工掌握标准化维修流程,中级工专研智能化诊断技术,高级工参与前沿课题攻关。该工作室累计培养全国技术能手4人、省技术能手10人。工作中,吕洋还组建“青年突击队”为所在地区周边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为山区海岛地区提供技术服务。
作为10余所职业院校特聘教授,他还主编出版《智能数控机床维修技术》等教材12本,将20万字维修笔记转化为教学案例,并牵头搭建“校企双元育人”平台,带领老师学生参与企业技改项目20余项。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一段录音成订婚强奸案重要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