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天门钱撝谦宦游川中,有诸生以时艺请正,误解其中段文理,率尔批“蛇足”二字。细思之实为题中应有之义,乃于“蛇”字上添一“委”,“足”字下添一“羡”字,为“委蛇足羡”,文人笔墨狡狯如此。
八指头陀俗姓黄,名读山,湖南湘潭人。六岁出家,初名敬安,字寄禅。至明州阿育王寺后,因燃左手二指供佛,遂自号“八指头陀”。陈伯陶《瓜庐诗剩》卷二有《李梅庵瑞清言八指头陀乃左三指右五指也再作二首呈樊山》可证。
民国二年章太炎与汤国梨结缡,为张伯纯保媒,蔡元培证婚,行礼于哈同花园,婚宴于一品香西菜馆。当日宾朋闹新房,以红纸书“章童汤炀團園炳柄”八字,使太炎八百度之近视辨认,认错一字罚酒一杯。太炎虽学富五车,徒唤奈何。
夏敬观尝谑某友人,后此公于夏日与之看乌龟,在龟背题曰:“某年夏,敬观。”此为何华辉反右交代材料中记述程千帆先生所说笑话,敬误作静。话固可笑,右派交代材料述及此类,尤可笑也。
凡称家学者,自汉孔氏之《尚书》学、司马氏班氏之史学、刘氏之校雠学迨至清元和惠氏之《易》学、高邮王氏之小学、仪征刘氏之《左传》学,皆世代积累,岁久功深,非白手起家者所能及。盖先人力学所得,成书者或未及半,子弟承其音旨,揣摩遗稿,从而讨论、增益之,世代皆有所藉,凭高望远,所见日深,所积愈厚。以季刚先生学识才情,心气之高,居同事之列,而执贽于年长两岁之刘师培,受《春秋》左氏学,其倾服刘氏家学之深可知。而刘师培年仅及壮,著书满箧,其或资益于先人未刊布遗说者,亦可想见。
殷石臞世丈述季刚先生论学之语,曰治学当谨于语言。谓学问之道有五:“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为后世负责,五曰不窃。”考据之要有三:“一曰不可臆说,一曰不用单文,一曰不可武断。”又摘初学之病有四:“一曰急于求解,二曰急于著书,三曰不能阙疑,四曰不能服善。”窃谓今日学人戒之尤急者,不欺人与不能阙疑也。不欺人而后能出新意,能阙疑而后可免穿凿臆说。
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六回“盛希侨开楼发藏板 谭绍闻入闱中副车”写盛氏兄弟拜见谭观察,观察道:“听得贵府前辈老先生,有藏板一付,若有刷印装裁成本,恳赐三五部捧读。”又道:“卷帙浩繁,也恐一时纸价腾贵,赀力不给。大约一块板,得三十张方可刷印一番。不然润板刷墨,不是轻易动作的。”据此知彼时刷印书籍,以三十部为起印之宜,过少则不敷润板调墨之费也。
昭阳李氏为宋名臣李纲之后,由无锡迁句容,再迁兴化。明嘉靖、隆庆间李春芳(1511-1584)官至首辅,当严嵩弄权专恣之后,以恭谨温和剂之,默赞升平之治,时称太平宰相。隆庆五年(1571)致仕归兴化。卒赠太师,谥文定。其墓据《嘉庆重修扬州府志》载扬州城西二十里弘恩寺侧,今属邗江区杨庙镇李巷村。李竹书辑《兴化李氏一家集》卷上载其自作《扬州西山文定公墓》云:“前朝临幸翠华时,题志煌煌御翰垂。江作明堂山作壁,灵长地脉万年宜。”自注:“清圣祖驾临墓上,谕木庵公云:‘此地以大江为明堂,捺山为照壁。’恩赐捺山租赋,至今犹归祠徵。”又《家祠徵赋捺山》云:“铁券相沿能几传,分封多半在生前。吾家汤沐承殊宠,异代丝纶眷昔贤。寸土尺天皆雨露,遗簪剩笏永绵延。累朝无此恩优渥,但祝垂庥万万年。”题下自注:“先文定功业著《明史》,越百年清高宗封其墓,赐捺山。”此事不载于《道光仪征县志》。捺山今为著名茶场,李春芳墓则毁于“文革”中。
李清父子墓则在仪征东二十里带子沟,载于《道光仪征县志》。李柟《药圃诗》有《带子沟谒先考妣及兄嫂墓》诗云:“公暇移舟丙舍旁,片时展墓更悲凉。穹碑有待镌名笔(孝感熊夫子为撰墓表初就),曲水新通接野塘。千古文章传校勘,廿年涕泪满衣裳。敢云迁固成先志,卒业无期暗自伤。”可与县志参证。后李柟亦葬于此,志载去父墓半里。其地在今马集镇金营村附近,村人言近旁小丘名“李王山”可证。仪征文史学者巫晨先生曾往考察,有石人石马遗迹。
古之为艺也专能,后之为艺也兼擅。唐郑虔有诗书画三绝之名,而后此无论其工书画杂艺之能,莫不以能读书作诗文为矜重,盖世俗习以诗文居众才之冠耳。独擅弈者鲜闻有好读书能诗文者。延君寿《老生常谈》云:“读书作诗文到有成就后,其神理能通之于书画;即如果是通人,纵未临帖,其点画必无市井气,可一望而知,如(张)隽三之字是也。独于下围棋,不用去读书,市侩之夫与酒肉僧道尽有好手,文人亦有酷嗜之者。楸枰相对,时闻落子,有静中光景,雅于呼枭喝雉耳。”
《陈曾寿日记》1923年2月18日记:“夜为检一事,翻《渔洋精华录》,此书为初印本,不可多得,惜曩岁不知爱惜,妄录覃溪批语其上,又加以圈点涂抹,如美玉之有瑕,不忍复见。覃溪本不甚知诗,率多妄论,惟间有考据校勘可取,少年不解事,以为善本而重录之,致污佳书,悔不可追。人当少日,大半不知妄作,凡事不可不谨慎也。”
翁方纲诗才及论诗趣味姑作别论,诗学之深与治渔洋诗学之邃密,则窃谓清代罕有俦比。后人不穷究其论诗诸书,泛观一二论诗语,每轻忽之,此亦其一例。自以少不更事,长而有识,而实亦不知其见识果在何处也。
张淑琳《诗学集说》云:“《洛阳伽蓝记》有‘北风驱雁,千里飞云’,‘驱雁’二字最得体物之妙。王右丞《出塞作》颔联云:‘暮云空碛时驱雁,秋日平原好射雕。’刻本误‘雁’为马,意致索然矣。乃沈归愚云:‘两马字押脚,亦是一病(结句倡句‘玉靶角弓珠勒马’)。’毛西河云:‘两马字偶不检,无碍。’姚姬传衍马字之误而不察。评诗岂易言哉。”予初阅其书,谓此说殊有见地,而不为学界所知。后浏览《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典》,卷二百三十三引《维园铅擿》云:“王右丞《出塞作》第三句‘暮云空碛时驱马’,又七句‘玉靶角弓珠勒马’,重一马字。李于鳞诸子俱不能定。偶阅《杨用修集》云:鲍照诗‘秋霜晓驱雁,春雨暗成虹’,佳句也。又阳休之《洛阳伽蓝记》有‘北风驱雁,千里飞云’之语,则‘暮云空碛’句当作‘时驱雁’无疑矣。王元美先生极赏敬美定‘开山幽居’为‘开士幽居’,愚窃谓此相校雠差觉胜耳。”则明杨慎已见及此,惜不为清人采信耳。
原标题:《【金陵生小言】从“蛇足”到“委蛇足羡” | 蒋寅》
栏目主编:舒明 文字编辑:吴东昆
来源:作者:蒋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