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刘素楠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德国城市斯图加特只有约60万人口,是全球最重要的汽车产业集聚区之一,戴姆勒、保时捷、博世等公司总部都在这里,为什么它有较强的产业集聚能力?”
2025年5月15日,由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报业集团指导,界面新闻主办的“大咖聊营商(2025)系列主题论坛”首场活动在杨浦区互联宝地举办,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营商环境首席专家、开放部主任冯锐在主旨演讲中抛出了上述问题。
在他看来,正是经过百年工业漫长发展、遵循通行的营商规则,进行充分竞争,斯图加特才形成这样一个产业集聚区,与此同时,相较于一百多年前,当前全球汽车产业越来越集聚,格局趋于固化,后来者、追赶者需要研究主流市场经济体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经验做法,结合本地经济制度、发展阶段等客观实际,实事求是选择性借鉴、主动性创新,才能更好赋能产业发展。
第一个经验是涉企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以及服务供给的个性化和差异化,“这是西方主流市场经济体共性经验”。
冯锐指出,营商环境的范围比政务服务范围更宽,政务服务、市场化服务和社会服务构成相对完善的涉企服务监管链条和相对丰富的服务生态,这些市场化、社会化涉企服务本身也可以提供经济新增长点,催生出营商环境经济。
据其介绍,浙江杭州钱塘区正在围绕生物医药产业,构建“企业服务中心+产业驿站”模式。除了在企业服务中心引入传统的八大涉企共性要素服务,还在“产业驿站”招引了大量生物医药产业需要的服务性企业,如概念测试、概念验证等企业,完善生物医药产业的涉企服务链。
另一个例子在宁波的一家园区,针对企业空压设备能耗大、建设运维费用高、用气成本高的问题,以企业为主体,推出了“园区共享空压站”服务模式,由园区统一建设一级能效共享空压站和监管平台,企业按实际用气量支付费用,余热回收利用,无需承担空压设备采购、运维、更新,用气成本由原来的0.12元/m³下降至0.105元/m³。
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第二个共性是统一大市场的建设。
冯锐指出,当前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我国重要的工作,从全球看,跨域统一大市场建设,有三个特点,即协议相连、市场体量共享、产业链供应链跨域协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营商环境首席专家、开放部主任冯锐
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第三个共性是行业信用体系的构建。
“信用体系是缩减监管成本的一大利器,西方靠市场化的机构构建,我们主要是通过地方政府来推动构建。”冯锐指出,当前,推动各地行业信用体系的互认,是降低跨域监管成本的一个重要点位。
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第四个共性在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冯锐介绍,浙江省正在开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改革。去年8月,浙江省政府印发《关于公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的通知》,要求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没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为依据的一律取消。由此,强制性事项从76项缩减到27项。为了打破中介垄断,浙江省要求放宽准入限制,鼓励各类资本进入中介服务行业。遵从“非禁即入”的原则积极招引中介机构进入中介超市;积极引进、培育龙头品牌,引导中介市场充分竞争。
“涉企服务要多元化,很有可能会形成平台公司、平台机构,有可能‘拿捏’被服务对象,所以尤其要做好平台机构的监管,这个方面可以借鉴世界银行促进市场竞争的做法。”冯锐建议。
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第五个共性是产权保护。
他以海宁为例指出,海宁作为皮革之城、纺织之城,聚焦皮革、毛衫的“外观专利”,落地了2家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上线“知源码”,联合法院、公安等8部门成立县域知识产权保护共同体,创新外观专利预审服务流程,推动授权时间由原来4个月以上缩短至最快数天,显著减低了产权确权门槛。
改革次年,海宁外观专利授权同比增长了436.9%,皮革服装新品设计开发增长15.2%,反映降低确权门槛后,企业创新潜力和动力被激发。
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第六个共性在于准入放宽。
冯锐介绍,浙江省以项目为载体,推出了民营企业准入的“三张清单”,包括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清单、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清单和完全使用者付费的特许经营项目清单。
2024年,浙江省推介389个重大项目,其中128个项目吸引民资3189亿元。杭温高铁一期项目民营资本投资占比51%,三澳核电二期、三门核电三期、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参股比例分别达10%、10%、8%。